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材料表面与界面相关记录1038条 . 查询时间(0.822 秒)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郑强课题组与中科院物理所郭建刚研究员、应天平特聘研究员、陈小龙研究员、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广州地化所徐义刚院士等团队合作,在嫦娥5号月壤样品表面微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urface microstructures of lunar soil returned by Chang’e-5 mission reveal an intermediate stage...
2022年7月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学敏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钻开团队合作,在光诱导带电润滑表面及其生物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以Light-induced charged slippery surface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报道了一种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新型润滑表面(light-induced charged sl...
美国科学家们模拟了储氢反应来分析氢化减缓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储氢性能的建议。该研究发表在《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
谢柑华,湖南郴州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师:江雷研究员),之后前往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Thomas P. Russell教授)。2021年12月加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展独立科研工作。研究工作以仿生为理念,探索功能化界面对物质跨区域传递的作用及影响,研究方向主要为仿生纳米孔的制备及应用,功能化双水相体...
潘帅军,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2015年和2019年分别于湖南大学及墨尔本大学获得工学、哲学博士学位,2011至2021期间先后在湖南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和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功能涂层及表界面工程。迄今,已在Nat. Mater.、Nat. Commu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 Ma...
量子点表面配体对其化学、生物、光学和溶液性质有重要的影响。理解配体与无机纳米晶,配体与配体,以及配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是纳米科学的基础科学问题,也是量子点应用的必经之路。核磁共振不但是分辨化学结构的利器,更是解析纳米尺度组装体相互作用的独特工具。该报告介绍了前沿核磁共振方法研究量子点配体作用所取得的新进展。
管兆永,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磁性,电子结构,谷电子学特性的理论研究。采用DFT方法结合遗传算法计算模拟低维材料,研究低维材料物性,并利用各种手段调控。目前,主要研究低维材料的磁性,拓扑性质,和赝自旋特性,及其探索新型磁性,多铁,拓扑及功能性材料。目前在Nature Physics, An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scale,Angew. Chem.I...
2022年5月24日,由美国化学会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主办、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2年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首站研讨会之厦门大学专场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成功举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Zoom、美国化学会视频号、科研云以及蔻享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7.4万人以上。
Cilia are the body’s diligent ushers. These microscopic hairs, which move fluid by rhythmic beating, are responsible for pushing cerebrospinal fluid in your brain, clearing the phlegm and dirt from yo...
While brooms and sponges are the means of choice to fight contamination in everyday life, cleaning sensitive surfaces such as electronic components requires different tools, including evaporation-base...
吴施伟,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7年获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物理系博士学位,2007.11至2011.1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纳米科学研究中心(Molecular Foundry)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2至今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实验凝聚态物理和表面科学;扫描探针显微;超快纳米光学,研究方向为开发和利用各种先进的扫描探针技术及其...
侯晓远教授,1987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1993年两次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杜依斯堡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1995-2000年度物理学报编委,中国物理快报第四届编委,中国物理学会表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8-2005年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获第一届霍英东优秀青...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维民院士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齐卫宏教授团队合作,通过高通量计算和实验揭示了二维材料层间结合能与结合力的关系,提出只有层间结合力才能作为二维材料剥离难易程度的判据(而不是结合能)。
刘世敏,女,中共党员,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执教于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系,副教授,曾任系党支部书记;主讲《材料学导论》《珠宝首饰评估》《专业导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的表面改性及性能评价、现代测试技术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珠宝评估。
在人机交互领域,视觉和听觉已有较成熟的发展和应用。而相比之下,由于手指触觉在机械和神经物理上的复杂性,提供准确和沉浸式的触摸感觉仍然是一个挑战。手术机器人、人机协作、虚拟现实(VR)等应用,都将极大得益于新型触觉交互模式。近期,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了题为“Autonomous robotic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