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802条 . 查询时间(0.59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领导的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团队致力于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良好的积淀。最近,该团队依托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通过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合作,选择有较好工作积累的世界广布植物类群——共生固氮支系蔷薇目的荨麻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整合了来自分子系统学、分子钟、种子形态学、种子...
近日,地理科学学院胡中民研究员与合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GCB)发表题为“Joint structural and physiological control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productivity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a data-model comparison”的研究论文(http...
应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的邀请,5月25号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王焓博士在西康楼作题为“Predicting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from ecological first-principles”的学术报告。王焓博士借助植物进化论最优性原理和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从全球尺度研发了植被生产力普适性模型Pmodel,该模型被欧洲太空局全球准实时陆地生产力监测项目TerrA...
从重庆城口县获悉,植物学专家日前在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面积野生珙桐群落。这也是城口县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首次发现大面积野生珙桐群落。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素有“植物界活化石”美誉。专家介绍,珙桐作为第四世纪冰川期遗存的古老物种,野生种目前仅生存在中国湖北、重庆、四川等地。珙桐树开出的雪白花朵,其两片花瓣犹如展翅白鸽,因此珙桐树也被称为“中国鸽子树”。
为推动我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讨论和交流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平台,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武汉召开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承办,武汉大学、华中师...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是指单位地面上的绿叶面积,是植被冠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 CI)描述叶子在植被冠层中的随机和聚集分布情况。当叶子随机分布时,CI为1;当叶子聚集分布时,聚集指数小于1。自然界中大多数的叶子呈现聚集分布状态(CI<1)。LAI和CI是植被光合作用模型和蒸散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在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物质交换与...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袁帅、石苗苗等科研人员在研究员张奠湘的指导下,运用传粉生态学、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的手段,研究了二型花柱向同型花柱转变过程中的3个问题:1)二型花柱和同型花柱的结构差异,地理分布差异和繁殖特性差异;2)海拔高度是否影响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种群的近交程度;3)二型花柱向同型花柱转变的频率以及由此带来的遗传后果。研究表明,同型花柱比二型花柱结出更多的果实和种子,尽管前者的长...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科研人员与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局管理人员于2015年至2017年间在云南南部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一报春花属植物。通过多次对野外居群的观察,在鉴定过程中经过详细的文献、标本查阅和形态比较,发现该种形态上隶属于倒卵叶报春组(Sect. Carolinella)且与该组现有种类均不同,最终确定该物种为一新种,并将该新种命名为朱华报春(Primula z...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的研究。近日,在广泛采样、借阅国内外标本馆馆藏标本和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的基础上,杨祝良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韩丽红等人利用来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松塔牛肝菌标本,通过DNA片段测序、分子系统发育重建、分类学研究、分化时间推断、祖先状态重建和演化速率分析,构建了该属较为全面的分子系统发育框架,对松塔牛肝菌...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全球变化对北半球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李霄,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副处长李颖虹,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方精云、副所长(主持工作)兼项目主持人汪小全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7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参加了启动会。
焦亮,男,汉族,1981年3月出生,河北定州人。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地理学、树轮年代学和恢复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植物区系研究、树木年轮气候学和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恢复生态学和克隆植物生态学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361010):敦煌西湖湿地芦苇种群空间拓展资源分配权衡研究,2014/01-2017/12。甘肃省省...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朱华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热带地区的植物区系,对中国热带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分布、组成、地理成分、区系亲缘、地区分异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热带植物区系在不同地区间演化和发展上的差异,与喜马拉雅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事件(如印度支那板块向东南逃逸、云南发生地质板块顺时针旋转和位移、云南南部与东南部在地质历史上曾有的隔离以及海南岛向东南的位移等)有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刘贵华、副研究员刘文治等,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22个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沉积物的反硝化和N2O释放速率,并采用克隆文库和qPCR技术,定量了反硝化菌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发现有植被和无植被区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不同植物功能群下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也无显著差异。方差分离分析表明,水体DO、NO3‒和TN是影响沉积物反硝化及N2O释放速率的关键因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