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地质学相关记录33898条 . 查询时间(1.908 秒)
干酪根是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及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研究干酪根中稀土元素的特征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有机质保存与稀土元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结果显示干酪根中具有高的总稀土含量,被认为是保留了表层海水的特征。但是干酪根主要是在沉积-早成岩阶段形成,干酪根中稀土元素的特征是否反映了当时海水水体的特征并不完全清楚。此外,前人的研究并未给出统一的干酪根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且在使用传统方...
胡德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石碎裂,岩石力学,高压水射流、煤层气开发及矿业安全等领域,是囯际知名的技术研发及管理方面的专家及引领者。他于2002年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现为澳大利亚工程院矿物资源分会的共同主席。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下简称物化探所)组织专家赴云南省红河州,对地质调查三级项目“全球地球化学基准与重点成矿带关键资源调查”开展了野外质量检查。
2023年1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观点快报》(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 
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行为及其Mg同位素组成(δ26Mg)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碳酸盐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会向水体中产生继承性的δ26Mg。有研究表明河流δ26Mg与碳酸盐岩风化强度(CWI)呈负相关,因此河水δ26Mg是示踪大陆碳酸盐岩风化的潜在指标。然而,河水δ26Mg变化及其分馏作用的受控因素存在较多争议,需要更多野外观测证据来验证其示踪碳酸盐岩风化的普遍性和稳健性。
微生物是地球上丰富且分布广泛的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对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挥着关键作用。微生物降解是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降解功能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化合物,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执行者。因此,研究原位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和代谢特性,并从复杂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发掘具有“特定代谢功能”的活体菌株资源,以提升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是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亦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2023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颜文带领的“赵焕庭南海岛礁科学钻探研究攻关突击队”,在碳酸盐岩伴生硫酸根作为古海水代用指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地质》(Chemical Geology)上。
降水氢氧同位素可灵敏的响应环境变化,并记载着水循环的整个历史信息,其稳定同位素的含量差异反映了其形成过程中水汽来源、交换及传输等物理特征,因此被作为水文气候示踪指标,广泛应用于古气候重建和水循环研究。近地表水汽是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近地表水汽和降水之间联系的认识还较为缺乏,这影响了我们利用水汽氢氧同位素对降水氢氧同位素及环境变化开展相关研究的讨论。
弗斯贝格教授生于1943年,连续5届当选国际矿物加工科学委员会主席和执委会主席,这是该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职务,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王大伟研究员团队,联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揭示了深海海底峡谷的微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Sedimentology》。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颜文领导的“赵焕庭南海岛礁科学钻探研究攻关突击队”在碳酸盐岩伴生硫酸根作为古海水代用指标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Chemical Geology《化学地质》上,副研究员邸鹏飞为论文第一作者,邸鹏飞和颜文为论文通讯作者,德国汉堡大学Peckmann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陈多福教授等为论文合作者。
野火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影响了植被的分布和结构、地表特性、大气成分和辐射效应、气候演化、生物多样性、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研究野火,特别是极端野火事件与气候变化、植被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为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野火的发生提供科学基础。
植被是连结大气圈与土壤圈的关键纽带,在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十年区域及全球汞循环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之一,就是确定了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全球大气零价汞汇。传统森林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主要侧重汞在森林系统中含量、储库、通量及质量平衡,无法追溯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定量示踪物质来源和特征性过程,为解析森林系统汞的循环过程提供新契机。
焦沥青是原油热裂解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固体残渣。由于其可作为桥梁沟通石油/天然气与烃源,为油气的成因及演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广受关注。运用常规索氏抽提从焦沥青中获取的游离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生标)普遍含量极低且经历了强烈的热蚀变,导致无法有效地揭示其原始生源信息,从而阻碍了传统生物标志化合物手段在高热演化地区的有效应用。前人提出,键合态生标因受到大分子结构的保护,具备较强的抗热降解能力。因此...
目前,温室气体甲烷(CH4)排放量提速增加,致使大气CH4浓度不断创新高。而减排首先需要确定不同系统的CH4排放量及其贡献。大气CH4排放源分为人为源(煤炭和垃圾填埋等)和自然源(湖泊湿地等)。其中,湖泊湿地等水域贡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CH4排放量。同时,水域CH4排放对温度敏感。全球变暖正在形成一种反馈机制,导致更多CH4释放。因此,准确评估水域系统CH4排放量,对剖析CH4排放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