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1458条 . 查询时间(0.471 秒)
研究方向:1.纳米磁性多模态靶向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材料设计的理论计算与仿真(基于密度泛函及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制备表征。2.生物(肿瘤)体系生长扩散的时空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连续肿瘤系统:治疗及免疫干预双重耦合振子的同步性研究,其中接受化疗及免疫治疗的小鼠动物模型实验数据由肿瘤医院提供。离散2D(3D)肿瘤系统:时空涨落环境下肿瘤体系的...
王新军,男,1970年08月生,湖南桃江人,民盟盟员,博士,教授。现任应用物理学(光电子)专业负责人,主要承担《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及《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并负责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的培训和组织工作。02年以来,主要开展低维纳米结构和材料的电子态、声子态及相互作用与热输运等基本性质的研究。近年来从事光子晶体、分子器件及一些低维异质结的研究,涉及带结构的设计,非线性光学,拓扑性质,电声子...
学历:1984年9月1989年7月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本科;1989年9月1992年7月 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 硕士;1995年3月1998年6月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博士学位课题:铁电陶瓷基片式元件三层镀失效机理研究。
毕篆芳,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项目,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纳米表征及其性能衰减的微观机理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scale, Optics Expres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北航第九批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林君浩课题组在水氧敏感二维材料的大范围无损晶格表征领域取得突破,并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irect Visualization of Large-Scale Intrinsic Atomic LatticeStructure and Its Collective Anisotropy in Air-Sensitive Monolay...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通过构建无机量点-多环芳烃杂化材料,将纳秒级的量子点激发态寿命延长至百微秒量级;通过物理模型推导,预测了熵效应定量调控该体系延迟发光寿命的动力学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
刘文军,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骨质疏松学会,委员;研究方向:医学物理学,医疗仪器设计;主持完成医疗仪器注册证一个,承担横向课题5项,主持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150万元, 2016年获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培育项目1项30万元 。已列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
由于具有从可见光到红外区域的宽发射光谱可调谐特性,近红外发光材料和器件,尤其是近红外相干光源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夜视、环境监测、生物技术、军事侦察等领域。目前学界常用基于窄禁带半导体来构筑近红外光源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缺点是需要复杂而昂贵的制备工艺,特别是在低维的近红外光源研发上更加困难。而ZnO作为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Eg~3.37eV)半导体材料,具有大的激子结合能(60...
林灵,女,汉族,1973年7月生,教授,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至普洱学院(原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至今。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读在职研究生,所学专业为理论物理,获硕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参加了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省内访问学者研修。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0日在京揭晓。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陈默涵研究员及其学生路登辉(北京大学工学院2019级工程力学硕士)与合作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入选。
周忠成,男,1964年生,教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应用物理专业,现任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担任《数字视频制作》、《非线性编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媒体艺术》等课程的教学;
近日,中科院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离子回旋团队传来捷报,其成功竞标德国ASDEX Upgrade核聚变装置“高功率离子回旋射频发射机”研制项目,并顺利与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签署项目合同。
电子储存环的注入过程是特殊的瞬态过程,研究补注电荷和储存电荷的三维位置融合过程可在线评估注入器与储存环的匹配度,也可为下一代光源诊断系统的搭建奠定技术基础。目前,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束流检测组研发了一套基于纽扣电极拾取信号和高速采集板卡的三维逐束团诊断系统,可精确测量逐束团三维位置。注入过程中补注电荷的三维位置信息可通过电荷加权平均法和比例系数法分别提取。通过对补注电荷横向betatron振荡和纵向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