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等离子体物理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2.835 秒)
日前,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所(IRFM)科研人员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为WEST研制的两类钨铜面向等离子体部件(W/Cu-PFC)试验模块在法方独立开展的高热负荷(HHF)测试中表现优异。
美国通用原子机构(General Atomic)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聚变研究中心之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其长期保持着紧密有效的合作。始于2013的D-IIID和EAST联合实验,堪称双方成功合作的又一范例。在所领导的直接推动下,经过双方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近日双方合作在利用高份额靴带电流实现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美国sciencedaily报道了相关的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团队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罗广南及西南物理研究院刘翔合作,在面向等离子体高性能钨基合金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2015, 5, 16014)和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10.1016/j.jnucmat.2015.10.052)上。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袁小聪教授领衔的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在纳米手性表面等离子体学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Broadband chirality-coded meta-aperture for photon-spin resolving》的文章。深圳大学是第一单位,该中心杜路平副教授是第一作者,袁小聪教授是通...
金属纳米结构在与光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特定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这种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plasmonics)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樊春海课题组和上海光源陈刚课题组利用DNA分子实现了对金纳米等离子体结构生长的精确调控,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揭示了DNA介导的纳米金花生长机...
以“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为主题的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近日在京举行。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增进研究所青年职工和学生的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新思想、新理念,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于2012年11月22日举办了首届卢嘉锡青年论坛。本次论坛以“传承与跨越相随,青春与创新同行”为宗旨,以“学术与学风”为主题,邀请物构所35周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和学生交流与共享近期的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科研支撑和管理服务工作的经验与思路。
黄渊: 男,研究员。1965年2月生于四川。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9年在四川大学获激光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大阪大学磁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所工作一年,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光学实验室工作4个月。负责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激光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的研究工作。
钟光武: 研究员,生于1958年3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原子核专业,1985年与2000年在核西物院获分别获得理学硕士与工学博士学位。长期在本院从事等离子体诊断及托卡马克装置物理实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离子束、中性粒子分析器、静电探针,电子学研制和实验经验。研究成果: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研究方向: 等离子体诊断及中性粒子束技术。
杨青巍: 研究员,生于1961年12月。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长期在本院从事等离子体诊断及托卡马克装置物理实验研究工作。曾参加中国环流器一号(HL-1)、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及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视频:南京大学大学物理学第49讲 离子键。
视频:南京大学大学物理学第44讲 Energy level and transition。
A recent successful observation of a dense and deeply bound \bar{K} nuclear system, K^-pp, in the p + p \rightarrow K^+ + K^-pp reaction in a DISTO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double-\bar{K} dibaryo...
记者6月24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中美印科学家合作烹制了宇宙大爆炸“夸克汤”,从而在世界上首次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6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以“量子色动力学相图的标度”为题,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曹庄琪,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聚合物波导电光器件及聚合物电子性能的测量;光波导设备及其参数测量等。出版专著两部;授权专利两项,公开专利10余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