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理论 >>> 新闻伦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新闻伦理学相关记录239条 . 查询时间(1.363 秒)
论媒体道德的微观表现     微观表现  媒体道德       < 2009/10/19
任何媒体要表达一定的道德观念,都必须通过语言作为物质材料和手段。语言是新闻作品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使新闻信息具有了可传达性。因此,从微观层次考察媒体的道德,可从媒体的语言入手。因新闻传播媒介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新闻作品的语言分为三大类: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图像语言。这三种载体表现三种不同的道德类型。一、文字道德文字道德主要反映在纸质媒介。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物和传媒市场日趋扩大,传媒业包括纸质及声光电介...
从历史角度看,大众传媒至诞生那一刻就开始在监测社会环境、引导舆论、普及知识、整合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我们彻底疏远通过人际传播获取信息的方式,高度倚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今天,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不容忽视的是,媒介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人们接触、了解外界的直接途径,人们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也越来越倚赖新闻报道。人们对社会和谐与否的心理感知直接来源于大众传媒提供的各种...
“媒体的采访权是权力还是权利?   记者:现在,偷拍、偷录等非常规的采访方式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已经超出了对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的报道,偷拍的影像在任何种类的新闻中都有可能出现,有一个大电视台甚至还给每位秘密采访的记者买了人身保险。偷拍、偷录究竟是不是合法或者合理的手段?媒体在采用这种手段时真的无所顾忌吗?媒体在行使采访权时会不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今天请到了各位,就是想对这...
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的增强,近些年来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成 为媒体遇到的颇为棘手的事情,也成为媒体和新闻传播学者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往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学者多是从新闻与法律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探讨的。本文试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并尽可能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寻找一个解决途径。
200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在京联合召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这是从1997年来,连续三年召开这样的会议,可见禁止有偿新闻任重道远。本刊特发表一份调查报告,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观照“有偿新闻”现象,读来不无启发。 当前,全国新闻界正在着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杜绝“有偿新闻”。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院系的在读大学生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看法是怎样的呢?1...
新闻道德失范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6次媒介调查结果显示,新闻道德失范的危害性极大,经由自律路径根治新闻道德失范几乎不可能。从道德分层理论、道德与法律关系、道德的现实境遇以及新闻道德本身的特性分析,文章认为,新闻底线道德的法律运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并初步论述了它应该如何操作。道德的法律运作的主要方面并不是在何种程度下触犯道德规范该受何等惩罚的量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
有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中国记者陷入“贿”中并行走在职业道德边缘或以外的情形,即“常在河边走,哪有一湿鞋”。一次,笔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一个房地产展览前奏的房地产高级论坛,听到一些记者在询问:怎么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受邀请与会的记者既没有得到任何的“纪念品”,也没有得到哪怕一角钱的“车马费”。因此,老记们感觉很奇怪。此论坛,中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前来发言。另一次,在一家著名媒体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并...
第三,竞争方面。香港回归前后传媒间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从1995年6月《苹果日报》创刊到1999年3月《太阳报》诞生,在香港报界先后爆发了3次减价大战。几场大战的结果不仅重组了大众化报刊市场,而且对整个报界都冲击很大,多家报纸都只能在亏损或在微利中挣扎,由于利润下降,有些报纸不得不大量裁员,有的则宣告关门,有40年历史的《天天日报》就是这种情况下于2000年9月7日停刊的。后来电宇集团再创立《公...
.刊登黄稿,有伤风化,《新报》被罚款4万香港的报纸不少都有“咸湿”版,可以说是一个老的传统,这是人所皆知的。在全港8份综合性的报纸中,其中《东方日报》有“开心坊”、《苹果日报》有“豪情夜生活”、《太阳报》有“月亮”、《天天日报》有“谈性说爱”、《新报》有“领风骚”、《成报》有“欢喜”、“大家乐”等,这些风月版表面上是向读者提供性事及心理常识,但实际上是经常贩卖淫亵货色,以庸俗低级趣味来取悦读者。奇...
一、有违道德与法治的表现1.记者人为制造新闻,陈健康成为“人渣”2.花钱买料,记者刘江群等走入监狱3.刊登黄稿,有伤风化,《新报》被罚款4万4.胡编乱造,虚假时有所见,甚至报纸发行量也造“新闻”,做起假来二、面对有违道德与法治现象不同态度和议论1.声讨色情报刊,相应者甚众。2.对贿警案和“陈健康事件”的看法就更加大相径庭。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在新闻职业领域的体现,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其新闻采编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必须承担的职业责任与义务。从实践角度看,新闻职业道德包括主观认知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对于其采编行为的主观层面的认知如新闻价值判断、采访作风与立场以及态度、心情、动机等要受职业道德要求的规范与约束,并在实际操作中以此为基准,明确自身应做什么...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而假新闻的出现则正是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缺失的突出表现。假新闻有如过街老鼠年年喊打,但却屡屡见诸报端。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利益的驱使,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
当今新闻界,健康、正确、积极的舆论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少数报纸的副刊以及一些小报上恶意炒作某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所见非鲜。一类是蓄意捏造,耸人听闻。什么某女大学生与狼共舞,什么一只老母猪吃掉一小童,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新闻大都是自由撰稿人投到编辑部的,某些编辑以越荒诞越能吸引眼球的选稿标准,不予核实,一路绿灯,拿到版面上热炒爆炒。再一类是添油加醋,大抖各种莫须有的“猛料”。这些炒作大多围绕名噪一...
一线新闻采访中,记者要想从三教九流的采访对象、五花八门的新闻事件中获取最关键、最真实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双去伪存真的慧眼。 而如何练就这双慧眼,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减少因报道不实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则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眼见一定为实吗 2007年8月22日,《大河报》在“绿城新闻”版以《弟弟被大学录取 哥哥徒步数百里返家(引)磨穿的鞋底,透出浓浓亲情(主)》为题报道了郑州新密籍男子李某...
地方保护主义反映了地方区域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所谓“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说的就是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顽症。改革以来地方利益集团的形成由来已久,根治它需要在体制上动大手术。当前在一些地方实行(试行)的干部交流制度、亲属回避制度等都是针对日益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的有效尝试。 但是,地方保护主义盘根错节,由来已久,有时你就是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班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