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曲 >>> 戏曲理论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戏曲理论相关记录423条 . 查询时间(2.67 秒)
论中西戏剧中的明暗场问题     明暗场  布景  时空观  戏曲  话剧       < 2013/2/22
明暗场之成为“问题”是近代剧兴起以后的事情。西方戏剧的“场”是由布景、人物及其动作合成的舞台画面,而戏曲的“场”则仅仅意味着舞台。其中,布景之有无是两种戏剧体系的最大区别,它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艺术时空观念。西方戏剧源于宗教仪式,地点固定,时间紧凑,动作性强,与造型艺术结合后发展出箱式舞台和写实布景,形成了有限的艺术时空观。而中国戏曲的发生是多元的,套曲、宾白、科介分担了戏剧的抒情、叙事和动作功能...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功绩之高,世所共知。本文主要从二十世纪学术史的立场出发,对《宋元戏曲史》这部学术经典逐章研读,论析王国维在戏剧起源、宋金杂剧、元杂剧、南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后来人对王国维的超越或者从他曾经达到的学术水准向下跌落;又从民族戏剧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着眼,分析《宋元戏曲史》“外来之观念”、“史学家之家法”、“文学家之眼光”等三种思维路径对后来人产生的正反两方...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四十四年(1616),浙江长兴人臧懋循(1550-1620)编辑的《元曲选》初集、二集先后付刻,两集共收杂剧一百种,故后世多称“元人百种曲”。《元曲选》的编成付刻对后来有极特别的意义。在臧懋循编选元剧的万历年间,作为表演艺术的元人杂剧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元人杂剧主要赖《元曲选》及万历年间大量出现的杂剧选本获得文本样态的存在。元剧文本的整一性:形式整饬、曲白完整、情理通顺...
楔子之演唱     楔子  演唱       < 2013/2/22
如前所述,元剧每剧皆有北曲四套,套曲之外或另有【赏花时】、【端正好】等支曲,是为“楔子”。这四套北曲皆由同一演员(“正旦”或“正末”)演唱,“正旦”演唱者为旦本,“正末”演唱者为末本。“正旦”或“正末”可在同一戏剧中始终扮一人,也可在不同“折”(即套曲)中装扮不同的戏剧人物,故“正旦”或“正末”在同一戏剧中可先后装扮两人或三人、四人。每一套曲都是作家以某一人的口吻描摹一种情绪或情境,中间一般无转折...
论“现代戏曲”     现代  戏曲       < 2013/2/23
本文认为,当代戏曲创作的主流样式与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古典地方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应以“现代戏曲”这一概念将其与包括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古典地方戏三个阶段的古典戏曲区分开来。本文研究了“现代戏曲”的文体样式,认为:它恢复了古典地方戏丢失的文学传统,又以情节艺术的特征区别于元杂剧,以剧场情节艺术的特征区别于明清传奇的非剧场情节艺术。
再论“现代戏曲”     现代戏曲  自由  独立  自决       < 2013/2/23
本文作者曾提出“现代戏曲”的概念,并描述了它的文体原则(本刊2004年第1期《论“现代戏曲”》)。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现代戏曲的“现代精神”。本文认为,现代戏曲的文体原则归根到底是解放了的“现代人”的精神表现的要求;关汉卿、汤显祖等古典戏曲作家都曾或多或少地反叛封建礼教,表现出个人自由创造的艺术精神,但这种精神在古典地方戏中丢失了,因此现代戏曲也是对关汉卿们精神的回归;现代戏曲作家的精神须自由解放...
1913年1月,王国维终于完成了《宋元戏曲史》的撰写。此书最先连载于1913年4月至1914年3月的《东方杂志》上,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宋元戏曲史》的单行本。《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以及其他著述的撰写,似乎已经耗尽了王国维对于文学的全部热情,自1913年以后,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经史学、古文字学的研究,直到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关于中国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戴平先生在近日发表的《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文中提出:一方面应强调“移部不换形”,尽量保存传统的、原汁原味的东西;同时又不应“抱残守缺”,应在发展、革新中保存昆曲,提倡和肯定新戏的编排。笔者认为:“原封不动”或“原汁原味”地保存昆曲在现实和理论上都是不可能的;昆曲在当代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创新”的空间,但这种“发展”、“创新”是与“继承”传统(主要是传统...
元剧“楔子”推考     元杂剧  楔子  套曲  四折       < 2013/2/23
楔子,顾名思义,是使主体结构愈加紧凑或严密的填充物。元剧楔子也应产生于元剧主体结构已完成之后。元剧之主体为情境各异的四套北曲,楔子则是套曲外的支曲,不含宾白。早期作家或出于叙事考虑偶然为之,后世渐多效仿,使用频率渐高,楔子遂几成元剧结构成分之一。与四套曲相呼应,元剧楔子亦由“正旦”或“正末”演唱,也独立地表现一种情境,故可视为元剧四种情境外的“第五情境”。元剧楔子反映了元剧以曲体结构为核心的根本特...
平时,对于戏剧有着各种思考以及不解的困惑,也一直希望在异质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中,寻找到一些解惑的新观点和新思路。这次赴德研修,也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它如同柏林自由大学戏剧学系教授艾丽卡·费舍尔-里希特(Erika Fischer-Lichte)女士在与我们座谈时所称的:“对戏剧的研究必须超越戏剧的本身。”对于中国戏剧的“研究”,也“必须超越”中国戏剧的“本身”。
爱尔兰这块戏剧文学的厚土孕育了多少伟大的戏剧家,王尔德、叶芝、肖伯纳、贝克特……,出生于1970年的马丁. 麦克多纳无疑又为爱尔兰增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在他二十六岁那年,他的《利纳讷的美人》由英国皇家国家剧院首演于伦敦,立刻获得了评论界与观众的齐声喝彩。该剧在伦敦与纽约热演,连获英国戏剧评论圈剧作家新秀奖、百老汇托尼奖等多项大奖。
1933年10月,在最后一次公演《怒吼吧,中国!》后,上海戏剧协社被迫解散。上海戏剧协社解散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如果说话剧艺术在技术层面的高原现象和爱美剧团在组织管理上的局限性是其内因的话,那么,市民社会的重新分化组合和政治与艺术的张力就是其外因。爱美剧社团的结局一般只有两个,要么是走上职业化道路,要么是走向解体。作为一个爱美剧团,上海戏剧协社的解散是必然的,也符合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我...
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大的语境下,戏曲的传统治学与近现代学术研究、包括近代市民文化参与的多元化的学术风貌,成为20世纪初京剧流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三者并存而行并且一起构成流派理论研究向多视角、多层面的展开和延伸。从而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个性和价值,构建了20世纪京剧流派研究多元话语的理论范式。
民国时期京剧流派理论研究虽然是创始时期,但在流派本体研究上却呈现出不俗的学术风貌。流派意识、流派分类、流派命名三个维度,初步确立了流派理论本体研究的对象、范畴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构建了流派理论体系的雏形,对后来流派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百年来的理论研究基本是民国时期流派理论研究框架基础上的扩展与延伸。
去看《钦差大臣》之前,心里已经是充满了期待,甚至是怀着某种朝圣的心情。上戏表演系59级素来有“传奇”之称,被誉为斯坦尼表演体系在中国的嫡传弟子。而焦晃,张先衡,顾永菲,卢若萍,王家驹……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更是让大家未观赏之前就在酝酿着某种欣赏的激情。果戈里的经典戏剧,戏剧界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这些顶级的元素相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这部戏会有多么好看?大脑已经无法去想象,只有眼睛最真,只有舞台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