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中国语言相关记录10731条 . 查询时间(0.431 秒)
李巧兰,女,1971年生,博士,教授, 2007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河北省中国语言文学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带头人;河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石家庄市优秀社科青年专家、石家庄市优秀科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2017年《汉语方言学大辞典》汉语方言学单列条目人物。
姜兴鲁,男,197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汉语史词汇研究。2011年9月进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工作,现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自1985年李荣先生在《官话方言的分区》(1)一文中将晋方言从官话中分立以来,晋方言语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着重论述晋方言语音研究对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一、晋方言的上古音遗存是北方方言少有的语音活化石;二、晋方言入声的消变为北方话入声的消失提供了“演变阶”;三、晋方言儿化韵的不同演变模式可以看作是汉语语音史上儿化韵演变的缩影。
清末民初到二战结束期间,日本国内的一批学者也在语言文化上为日本侵略造势,鼓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语言意识”,希望通过一系列手段从语言上、文化上对中国语乃至中国文化进行同化,达到其文化侵略的目的。其中,编写所谓“中国语”教科书、编撰发行“中国语”期刊,是这批日本学者宣扬其殖民语言意识,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而我们今天将以日本编“中国语”期刊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新兴中国语》(...
“诸于绣镼”考     诸于  袿衣  绣镼  褴褛       < 2024/4/1
针对《后汉书》中反复出现的“诸于绣镼”两种服饰名物,注家有多种解释,《汉语大词典》对二者的词义界定也较为笼统含混,本文在分析训诂条例和梳理旧注材料的基础上认为,“诸于”,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传统深衣礼服“三翟”,主要特点是将缯帛“刻为圭形缀于衣”,“绣镼”是一种直领对襟的半臂,形制源于“褴褛”,通常在衣襟底边和袖口缝缀五色流苏作为装饰。
人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基础课教学部。目前开设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秘书学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400余人。两个专业均招收双学位学生。学院下设三个系部:公共课教学部、中国语言文学系、秘书学系。
丁宏伟,副教授,文学硕士学位,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师型教师。任教现代汉语、教师口语、朗诵与演讲、普通话、教学语言艺术等多门课程;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多次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曾被评为河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先进工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编写教材教辅书籍十余部,发表论文多篇,所设计教学软件《辩论》2005年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复杂场景下维吾尔语文本发现与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8月1日,省民宗委组织召开达斡尔族语言文化保护学习网络平台终期验收会议。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互联网系统制作方介绍演示了达斡尔族语言保护系统互联网PC端和手机APP制作和应用操作详细情况。省民宗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陈青及文化宣传教育处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阿地力·朱玛吐尔地,Adil Jumaturdi):男,柯尔克孜族,1964年2月出生于新疆阿合奇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
甲骨文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是据以探索中华文明的不可再生资源。甲骨文多层面聚焦3500年至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为中华文明探源与中国上古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性史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
刘锋杰教授《徐幹“美育群材”的发生意义考察——“美育”是一个外来词吗?》发表于《江淮论坛》2023年第3期。文章认为:徐幹提出“美育群材”一语,指的是用学“艺”的方式来审美地培育人才,通过对技艺、容貌、言辞等的培养,达到对心志、仁义、德行的养成。就讨论“艺”的语境而言,“美育”一词含义近似现代“美育”概念。徐幹与席勒都主张通过审美方式改造自然性格或世俗人心,以达到培养伦理性格或德性品质的目标。但席...
王莹,女,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论、世界近代文学、唐宋诗词、国际汉学、传记文学。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士Fellow等,担任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评审专家,中组部全国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评审专...
夏俐萍,1978年出生于湖南益阳,2009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14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及语言类型学研究。
刘探宙,山东烟台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