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治疗学 IL-7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305 秒)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利:用于肿瘤治疗的白细胞介素21(IL-21)药物
观察天麻素对长春新碱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观察大鼠脊髓腰段IL-1β和TNF α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脊髓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长春新碱隔日腹腔注射制作大鼠化疗痛模型,模型成功制备后腹腔注射天麻素治疗,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痛阈,热辐射仪测定大鼠热刺激痛阈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脊髓腰段IL-1β和TNFα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第8天化疗痛大鼠模型成功建立,用不同剂量...
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IL-2+IL-15 联合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观察培养15 d后...
制备链亲和素标记的白介素7(streptavidin-tagged interleukin-7, SA-IL-7)融合蛋白,评价其对小鼠表浅性膀胱癌治疗的效果。方法:构建pET24a-SA-IL-7重组质粒,制备SA-IL-7融合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SA-IL-7融合蛋白与生物素化膀胱癌细胞MB49的结合,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SA-IL-7融合蛋白促进胸腺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应用小鼠表浅性膀胱癌模...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厄洛替尼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二线/三线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62例。收集厄洛替尼治疗前的血样,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1β、IL-2R、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以细胞因子的中位...
目的构建能够同时表达人免疫调节因子IL-12,GM-CSF和B7.1的新型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剂pVAX-IL-12-GB,验证以上免疫调节因子基因在293T 细胞的表达以及IL-12 基因在活体内的表达。方法将人IL-12 基因克隆到早期构建好的pVAX-IRES-GM-CSF-B7.1真核表达质粒的上游,将其构建成为pVAX-IL-12-GB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293T细胞,RT-PC...
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其交互作用与新疆汉族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229例胃癌患者和作为对照的256例非胃癌患者IL-1β基因rs1143633、rs3136558和rs1143630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采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研究对象Hp感染率。结果IL-1β基因rs3136558位点多态...
观察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NKG2D受体表达及其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CD3单抗诱导培养CIK细胞。IL-15组:加用IL-15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及CD3+细胞、CD56+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LDH法测...
研究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并对微创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脑出血微创术患者及非手术患者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入院时及发病后2、7、14d测定血清IL-6及MMP-9的含量,分析微创术对脑出血患者其二者表达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内血清MMP-9和IL-6水平增高,在2d时血...
探讨转染IL-27基因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GM-CSF、IL-4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第5天后将DC分为3组:IL-27基因转染组、TNF-α组和阴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1a、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情况;MTT法...
目的: 探讨EAP化疗联合60Co局部放疗对晚期食管癌伴骨转移患者预后及IL-2系统的影响. 方法: 晚期食管癌伴骨转移患者66例, 分静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组和静脉化疗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1疗程后分别检测IL-2, IL-2R和sIL-2R的水平, 并观察其近期疗效. 结果: 治疗组1疗程的近期有效率及1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3% vs 36.36%, P<0.01; 90.9...
目的: 构建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研究IL-24融合蛋白对人小肠癌细胞(HIC)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用PCR从质粒TRAP-IL-24中扩增人IL-24 cDNA片段, 并将该片段插入pGEX-KG原核表达载体中, 实现插入基因的融合表达. 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提取并纯化IL-24融合蛋白, 以不同浓...
检测人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IL 13Rα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 2006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43例恶性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IL 13Rα2和PCNA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它们...
观察IL 2、IL 15对免疫编辑后NK细胞NKG2D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抗CD56磁珠纯化NK细胞后分为4组:(1)编辑前NK细胞组:加入100 U/ml IL 2;(2)单纯编辑组:NK细胞与CNE2细胞10∶1混合,加入100U/ml IL 2;(3)IL 2再培养组:纯化编辑后的NK细胞,加入1 000 U/ml IL 2;(4)IL 15再培养组:纯化...
研究IL 27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IL 27基因稳定转染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IL 27)接种于裸鼠,建立荷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裸鼠生存期。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IFN γ的分泌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并通过CD34的水平计算微血管密度;用RT PCR法检测肿瘤组织趋化因子IP 10、MI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接种E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