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病理学 IL-7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182 秒)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血清中白介素 17 (IL-17)、白介素 6 (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Th17细胞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因子 IL-17、IL-6的血清浓度。分析Th17细胞频率表达和血清 I...
探究自然流产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血清TNF-α,IL-1,IL-6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自然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和取同时在我院体检的7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补充)上,并根据血液HCMV-IgM,HCMV-DNA,HCMV-mRNA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两一个亚组,任意局部阳性则为HCMV活动性感染,故活动性感染患者26例,非活动性感染患者84...
探究千金苇茎汤联合莫西沙星及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碑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 94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千金苇茎汤+莫西沙星+盐酸氨溴...
研究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功能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证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气虚证病人32例为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病人3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生化指标及IL-6、VCAM-1、TNF-α变化。
检测IL-17与趋化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7在胃癌组织中聚集及其促胃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5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包括癌组织和非癌对照组织,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L-17及趋化因子CCL2、CCL7、CCL17、CCL20、CCL22、CXCL2和CXCL5 mRNA的表达;分析IL-17与表达增高的趋化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内CD3...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5-氮杂胞苷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miR-124、miR-7、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的影响。[方法] 计算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的IC50值,检测硼替佐米(Bor组)和5-氮杂胞苷(5-Aza组)单独和联合使用(5-Aza+Bor组)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ARO细胞活力、凋亡率、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各组miR-124、miR-7IL-11水平。采用...
探讨氯已定定漱口液配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拾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代。替代(54​​例)少量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已定漱口液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及血清IL-2...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通过诱导长链非编码RNA lncTCF7表达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0、5、10、20和50 μg/L的IL-6作用于TPC-1细胞24 h或以50 μg/L的IL-6作用于TPC-1细胞0、6、12和24 h后,RT-qPCR检测IL-6对TPC-1细胞中lncTCF7表达的影响。以50 μg/L的IL...
探讨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SG600-IL24对肝癌细胞选择性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构建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SG600-IL24后,用其分别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HCCLM3和正常肝细胞株L02。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感染后,各细胞株STAT3以及其信号通路下游相关信号分子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磷酸化STAT3(p-S...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IL- 23、IL- 17的含量,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4例对照组和56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用ELISA 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及患者正常黏膜组织与肿瘤组织培养液中的IL- 23、IL- 17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培养液中IL- 23和IL- 17水平分别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和正常黏膜组(P<0.05)。 结直肠...
研究血清IL- 17和TGF-β 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 ,CRC )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C 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3.8 ± 20.8)岁、(62.0 ± 11.8 )岁、(64.0 ± 15.7)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
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 osphatidicacid ,LPA )及其受体和 IL- 6 与IL- 8 在乳腺癌进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LPA 受体的表达水平。采用 LPA 生化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和健康妇女的血浆LPA 、IL- 6 和IL- 8 水平。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浆LPA...
观察IL- 15和IL- 2 对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cells ,DC)激活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体外采用肿瘤抗原负载的DC疫苗与脾淋巴细胞混合后,分别加入IL- 15或IL- 2 培养7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使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检测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 ,IFN )-γ的细胞数量;利用51C...
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BMSCs)作为抑癌基因IL-24的细胞载体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应用Gateway法构建共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基因和IL-24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对hBMSCs的转导情况,为今后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