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病理学 CT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291 秒)
定量分析不同锥形束CT(CBCT)影像特点,从而为患者选择最佳设备。方法:利用CatPhan604模体分析Edge、TrueBeam及新旧ix机载CBCT头、胸、盆模式图像。
2019年11月19日,我院肿瘤放疗科在王俊杰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应用最新导航辅助3D打印共面模板CT引导下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技术为一位肺转移患者实施了微波消融手术。患者为中年女性,患直肠癌肺内寡转移。对其进行微波消融术治疗是最好治疗方法之一,即使用微波针穿刺进入肿瘤内部,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在几分钟内达到60 ℃~150 ℃的高温,引起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损伤极小或者不受损伤。
探讨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癌灶的CT小波纹理分析预测PTC中央组淋巴结(CLN)转移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TC手术切除及中央组或全颈淋巴结清扫,并对清扫的CLN进行病理检查的250例(307枚结节)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甲状腺CT双期增强扫描。将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160例(189枚)作为训练集,2018年1月至20...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脑转移发生概率为20%~35%,脑部也是患者靶向治疗耐药时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这类患者脑转移情况的早期预测对其预后评价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是从图像中高通量提取定量特征以宏观描述肿瘤表型和异质性。探讨影像组学在预测AL...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监测复发及肿瘤放疗靶区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了使PET/CT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18F-FDG PET/CT代谢的可重复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传统临床代谢参数值标准化摄取值(SUV)、代谢活性肿瘤体积(MATV)、总病灶糖酵解(TLG)、肿瘤与肝脏比率(TLR)、肿瘤与血液比率(SUR)及...
探讨多层螺旋CT上的肿瘤优势供血动脉征对胰胃间隙外生型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胰胃间隙外生型肿瘤患者34例,其中胃胃肠间质瘤(GIST)20例,胰腺肿瘤14例,其中7例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识别肿瘤的供血动脉并做出定位诊断,观察肿瘤优势供血动脉征。采用χ2检验或Fish...
探讨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在鉴别肾上腺病灶中的价值。[方法] 对90例疑有肾上腺疾病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半定量分析法,测量所有病灶的T/L SUVmax、SUVmax、肿瘤直径和平均CT值,与最终病理结果比较。
探讨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早期(T1N0M0)浸润性肺腺癌的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 依据2011年国际多学科肺腺癌分类新标准(IASLC/ATS/ERS分类),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并且胸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结节(≤3 cm)的56例(56个病灶)患者资料,分析结节的瘤-肺界面、病灶边缘、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BCA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及CT双期增强特点。
目的探索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CT纹理特征与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ESCC患者,通过评价治疗的敏感性,将患者分为敏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抵抗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从患者定位CT图像中提取纹理参数。采用traintestsplit将入组患者分为训练集(46例)和测试集(46例),训练集...
探讨乳腺癌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中的3种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以及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与肿瘤TNM分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的18F...
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评价浸润性乳腺癌病变范围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且于术前行CBBCT检查、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82例(85个病灶)患者资料。基于CBBCT图像测量乳腺癌病灶最大径,以手术切除新鲜标本最大径为标准,根据CBBCT图像与手术病理标本测得的病变最大径差值分...
探讨18F-FDG PET/CT对胰腺癌患者分期、血管侵犯、远处转移及手术指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组织学活检、细胞病理学诊断或综合资料确诊为胰腺癌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35例患者被手术证实有手术指征,66例患者经手术或随访资料证实无手术指征。评估18F-FDG PET/CT和增强CT及两者联用对胰腺癌分期、血管侵犯、远处转移及手术指征的影响。
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
机载锥形束CT(CBCT)作为重要的图像引导装置,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众多文献研究显示通过CBCT扫描,乳腺癌放射治疗靶区各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控制在5 mm以内。对比电子射野影像仪,CBCT扫描有着巨大的临床优势,特别是对于大乳房患者,但是CBCT的使用所带来的额外辐射剂量可能会增加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CBCT扫描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