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种子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种子学 叶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42 秒)
2021年10月24日,由资环所主持的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基于种子处理长效防控稻纵卷叶螟技术创新与开发[CX(21)2002]”实施方案论证暨项目启动会在产地环境中心414会议室顺利召开。江苏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杨天和、科教处处长姜雪忠、种业处处长何旭平、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储惠平、江苏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田子华、江苏省农药总站站长邓建平等专家应邀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指导。资环所、科研处等...
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的最适方法,以狭叶薰衣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不同温度对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mg/L GA3浸种24h,能快速促进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值分别为82.22%、61.11 %、4.94,且发芽效果最好;盐胁迫处理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
叶建荣,2010/12–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04/12–2010/1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2003/07–2004/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000/07–2003/07,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14年3月12日,由我校农学院教授贺岩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玉米叶型建成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西区主楼616会议室举行。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处长钱万强、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汪剑鸣、我校科研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农学院院长彭友良;项目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汤章城、扬州大学教授杨建昌;项目专家组成员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员陈化榜、中国农业科学院...
选用黄帝菊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银杏叶脂溶性不皂化物轻馏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的轻馏分提取物能够促进黄帝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芽率为 73%,苗高和根长分别为2.92和 4.87 cm,分别为对照组的 122%、127% 和 123%,促进效果显著。轻馏分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轻馏分为 50 mg...
细叶鸢尾种子存在休眠。通过种子的吸水性研究、切割处理、萌发抑制物测试等方法对其内在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解除其休眠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内部产生的响应。结果表明,细叶鸢尾的离体胚不休眠,种皮和珠孔端胚乳均能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种皮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且为醇溶性的极性物质;浓硫酸处理60min和变温层积(4℃/25℃)120和150d均能有效打破其休眠,萌发率分别从0升至51.1...
以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的茎、叶为供体植物,用蒸馏水浸泡48 h制备水浸液。设0.05、0.10、0.15和0.20 g·mL-1 4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对燕麦(Avena sativa)、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3种受体植物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
以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的茎、叶为供体植物,用蒸馏水浸泡48 h制备水浸液。设0.05、0.10、0.15和0.20 g·mL-1 4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对燕麦(Avena sativa)、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3种受体植物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
对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的种子贮藏蛋白进行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分子量10.75~154.53 KDa。盐溶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19条,多态性条带13条,多态率68.42%;贮藏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28条,其中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32.14%。利用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的...
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和种子的寿命,为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测定种子的吸水率;通过磨破种皮、热水处理和浓硫酸处理等找到破除种子硬实的最佳方法;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发芽床、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吸水率为31.26%,种皮透水性差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0℃,发芽前用磨擦种皮+80℃热水浸种4 h的方法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66.6...
本研究旨在改良武运粳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2004年,在扬州对江苏省1981—2002年间审定的25个迟熟中粳品种进行产量鉴定,从中筛选出直立穗高产品种武运粳8号作为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受体亲本。利用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葵风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同时利用4个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TS11-31、STS11-71、STS11-19和STS11-43进行辅助选择,至2008年正季,...
以不同产地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10、0.020、0.030和0.040 g·mL-1)玉米(Zea mays)叶浸提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0.005、0.010、0.020 g·mL-1)的玉米叶水浸提液对不同产地黄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
为确定超高产麦田适宜的灌水时期和数量,在小麦超高产试验田设置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和灌水期对超高产小麦灌浆期旗叶、籽粒中蔗糖、可溶性糖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水对照相比,灌水可提高超高产小麦灌浆期旗叶、籽粒中蔗糖和可溶性糖的代谢活性,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在2009-2010年度小麦生长季降雨量为291.7 mm的条件下,灌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各60 mm的灌水处理(T5)灌浆期旗...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本文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圆果种黄麻功能叶总蛋白双向电泳(2-DE)分析的高效提取方法及电泳条件,在双向电泳技术中,比较了TCA丙酮、Tris-base/丙酮、Tris-HCl的蛋白提取方法,并优化了上样量和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 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产量高,达79.0 mg g–1,比Tris-base/丙酮法和Tris-HCl的产量分别...
为寻求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种子硬实破除技术,开展热水和硫酸浸种处理对2个圆叶决明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浸种条件下闽引圆叶决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分别达56.3%、76.0%。初始温度为100 ℃热水浸种3 min,闽引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降至11.7%,发芽率升至42.7%,发芽指数达32.1,高于其他热水浸种处理。不同热水浸种处理闽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