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作物生理学 院士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32 秒)
2024年5月3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系统阐明了OsPRMT6a可以通过OsJAZ1精氨酸甲基化,增强茉莉酸信号转导,从而维持水稻小穗正常发育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
2024年1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合作鉴定了水稻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OsLESV,阐明了其通过调控淀粉合成关键酶靶向淀粉颗粒运输的分子机制,为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2023年10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院士团队和许冬清教授在Plant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The GmSTF1/2-GmBBX4 negative feedback loop acts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photoreceptors to regulate iso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soy...
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两个植物种,彼此生态位重叠,稗草对水稻的攻击与水稻的防御行为贯穿于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稗草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传统的化学防除方法,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抗性稗草的进化。因此,制定绿色控制稻田杂草新策略变得愈发重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出一个新的水稻抽穗期微效调控因子,并对其作用模式进行了深入解析。11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2020年10月22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耀光院士团队在New Phytologist(IF:8.512,中科院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Stro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s Controlled b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Hd1, Ghd7 and DTH8 in Rice Heading” 的研究论文。(论...
“”2015年11月16日,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颁奖典礼在云南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国屏院士荣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 。谈家桢是世界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并创建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中国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中国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2015年10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教授应邀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作物研究所做专题报告。麻类所所长陈万权、副所长李德芳出席专题报告会,全体科技人员参加。
山仑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1932年1月17日出生于山东黄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山东大学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到原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1959-1962年被选派到原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留学,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研究员、兼任该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