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NiAl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065 秒)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了四种P含量(0.005%,0.02%,0.05%,0.15%(质量分数))的NiAl-34Cr-xP合金。铸态合金的组织均含有NiAl相和Cr相,为典型的胞状树枝晶组织,且随着P含量的增加胞状树枝晶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在P含量为0.05%和0.15%的合金中还存在Cr3P相。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的共晶胞尺寸与铸态合金相比稍有增加。均匀化热处理均使同种成分合金的硬度降低,且温...
采用EBSD分析了1075℃和初始应变速率为8.75×10-4 s-1条件下大晶粒NiAl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与重位点阵 (CSL) 特征晶界分布. 变形前大晶粒NiAl合金以大角度晶界为主, 小角度晶界比例极低. 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 取向差5°以下的小角度晶界不断产生. 随变形量的增大, 新形成的小角度晶界取向差增加, 转变为取向差较大的6°---15°小角度晶界, 进而转变...
采用滑动磨损实验测试了NiAl--28Cr--5.6Mo--0.25Ho--0.15Hf(原子分数, %)共晶合金与SiC陶瓷配副在600---1000 ℃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结果表明, 在700---900 ℃下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自润滑耐磨性能, 这种特性源于共晶合金摩擦表面生成了1---3μm厚的玻璃陶瓷润滑膜, 该润滑膜可向SiC表面转移, 形成玻璃陶瓷/玻璃陶瓷的摩擦状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高温热压工艺制备NiAl纳米晶体材料, 并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NiAl的反应生成归结于机械碰撞诱发的爆炸反应机制, 采用高温热压工艺可制备接近完全致密的纳米晶NiAl块体材料. NiAl纳米晶体材料的室温强度和塑性都高于铸态NiAl, 纳米晶NiAl的高温强度依赖于应变速率, 变形受扩散机制控制.
研究了共晶NiAl-9Mo合金的超塑性行为及其变形机制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由NiAl以及NiAl和α-Mo共晶体组成.在1323-1373 K温度区间,以5.55×10-5-1.11×10-4s-1的应变速率拉伸变形时,表现出超塑性行为,最大延伸率达到180%,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达到0.56.超塑性的变形机制为初生NiAl基体的晶界滑动,断裂起源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孔洞.
利用恒载荷试样和WOL试样研究了Ni3Al+NiAl双相合金中氢致裂纹形核的规律以及氢致滞后断裂归一化门槛应力σc/σf与试样中可扩散氢含量WH0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致裂纹择优在NiAl相中或Ni3Al/NiAl相界面处形核扩展;Ni3Al能阻碍氢致裂纹扩展恒载荷实验表明,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可扩散氢含量的对数线性下降,即σc/σf=0.58-0.042ln WH0.
利用楔型张开加载(WOL)试样和带缺口的拉伸试样原位研究了Ni3Al+NiAl双相合金氢致裂纹形核扩展的过程.当试样中的氢浓度为C0=12.6×10-4%时.氢致裂纹止裂门槛应力强度因子为KIH=15.7 Mpa@m1/2,裂纹扩展第二阶段速率为(da/dt)II=0.019 mm/h.对氢浓度为C0=24.7×10-4%的试样.SEM下的原位拉伸表明.氢致裂纹形核的临界应力下降.氢致裂纹择优沿N...
采用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NiAl--28Cr--5Mo--1Hf(原子分数, %, 下同)共晶合金,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处理后, NiAl和Cr(Mo)的层片状组织形貌基本没有变化,而合金中分布于胞界的半连续的Heusler (Ni$_{2}$AlHf)相部分或大部分消失,并以弥散的Heusler颗粒形式在NiAl基体中重新析出. 此外,Cr(Mo)...
研究了热等静压态的NiAl-9Mo合金在850-950℃和50-100 MPa下的蠕变行为.在试验应力和温度下,该合金蠕变曲线呈现出较短的减速阶段和较长的稳态蠕变阶段;其稳态蠕变速率可用幂指数蠕变方程来描述,应力指数值为4.75±0.25,表观激活能为410.5±4.5 kJ/mol.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的增加是由于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且其断裂数据遵循Monkman-Grant规律蠕变断口呈现出塑性...
用压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后DS NiAl-28Cr-5.5Mo-0.5Hf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 发现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减小而降低, 服从幂指数规律, 并求出了合金的应力指数n和变形激活能Q. 运用HREM从微观方面分析了合金中存在的各种界面以及界面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HIP)后的NiAl-28Cr-5.5Mo-0.5Hf定向凝固合金微观组织与结构. 该合金主要是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聚集在相界处的Heusler相组成. 通过对该合金高温拉伸实验发现:合金的韧脆转变温度(BDTT)与应变速率有关, 应变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韧脆转变温度提高50K.
研究了定向凝固NiAl-28Cr-5Mo-1Hf合金的显微组织和高温拉伸蠕变行为. 该合金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聚集在NiAl和Cr(Mo)相界处Ni2AlHf(Heusler)相组成。 蠕变曲线表现为较短的减速度蠕变阶阶段和较长的稳态蠕变阶段及较高的蠕变应变,且蠕变后显微组织的变化不大. 该合金的蠕变由晶格自扩散引起的位错攀移所控制. 蠕变断裂数据符合Monkman-Grant关系.
研究了定向凝固NiAl-28Cr-5.8Mo 0.2Hf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在982-1100℃,50-124 MPa应力下的高温蠕变行为.该合金是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Hf的固溶体相组成.蠕变测试结果表明:蠕变曲线是由较短的减速蠕变阶段和较长的加速蠕变阶段组成,且蠕变后的显微组织变化不大,蠕变变形机制是由位错攀移机制所控制.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的增加是由于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引起的.
利用电磁离心铸造(EMCC)工艺制备NiAl/Cr(Mo)共晶合金, 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压缩性能. 结果表明, 合金显微组织细小, 由激冷区、共晶区和亚共晶区组成. 激冷区以初生beta-NiAl相为主,共晶区由β-NiAl和α-Cr(Mo)相构成, 亚共晶区由初生β-NiAl和β-NiAl/α-Cr(Mo)共晶组成. EMCC NiAl共晶合金1000℃压缩行为遵从幂指数规律: ε=σ n....
文章摘要: 研究了多相金属间化合物NiAl-33.5Cr-0.5Cr-0.5.Zr合金的显微组织和高温拉伸蠕变行为.铸态合金由β-NiAl和α-Cr组成共晶胞及沿共晶胞界分布的Ni2AlZr(Heu8ler)相组成.热等静压处理后,胞界处的Ni2AlZr相转变为富Zr相.蠕变曲线表现为较短的减速蠕变阶段和较长的稳态蠕变阶段,不同温度、负荷下的蠕变应变几乎相同,均为45%左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