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NiAl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0.146 秒)
本发明涉及涂层制备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高温氧化NiAl-Y2O3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涂层由NiAl基体和弥散其中的Y2O3颗粒组成:按质量百分数计,Y2O3含量为0.5%-5.0%,其余为NiAl。涂层制备分两步:首先在金属基材(例如:Fe、Co、Ni、碳钢、低合金钢、FeAl或TiAl金属间化合物)上电泳沉积一层由NiAl和Y2O3颗粒组成的Ni-Al-Y2O3涂层,然后采用热压方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抗高温氧化NiAl-Y203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
研究了反应热压技术(包括反应轴向热压( RHP) 和反应热等静压(RHIP) 法) 制备的Ni50Al20Fe30(NiAl(Fe)) 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 反应热压技术制备的NiAl( Fe) 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小, 分布均匀、弥散, 但复合材料不完全致密, 孔隙的存在损害了其拉伸性能。二次加工工艺可提高NiAl(Fe) 基原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性...
Ni粉和Al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高致密的NiAl-5%Al2O3(体积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利用烧结-锻造技术制成了该材料的前缘模拟件。机械球磨后,粉末颗粒充分细化,NiAl发生原位反应,并最终生成NiAl-5%Al2O3复合材料粉末。经1300℃真空热压烧结,获得致密的NiAl-Al2O3复合材料。Al2O3颗粒以“晶界型”和“内晶型”的形式均匀分布在NiAl基体中...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了四种P含量(0.005%,0.02%,0.05%,0.15%(质量分数))的NiAl-34Cr-xP合金。铸态合金的组织均含有NiAl相和Cr相,为典型的胞状树枝晶组织,且随着P含量的增加胞状树枝晶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在P含量为0.05%和0.15%的合金中还存在Cr3P相。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的共晶胞尺寸与铸态合金相比稍有增加。均匀化热处理均使同种成分合金的硬度降低,且温...
在900--1150℃氧化的NiAl--28Cr--5.94Mo--0.05Hf--0.01Ho定向共晶合金, 在其表面生成了连续的Al2O3氧化膜,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定向凝固工艺使合金的组织细化并提高了Cr(Mo)相中Al元素的含量, 以及加入微量稀土元素Ho, 都有利于生成Al2O3氧化膜。在NiAl--28Cr--5.94Mo--0.05Hf--0.01Ho定向共晶合金的氧化过程中表面...
用液态金属冷却技术(LMC)和传统的定向凝固技术(HRS)制备了名义成分为Ni--33Al--31Cr--2.9Mo--0.1Hf--0.05Ho(%, 原子分数)的定向合金,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其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合金由初生NiAl枝晶、NiAl/Cr(Mo)共晶胞和少量Hf固溶体组成. 与HRS工艺相比, LMC工艺能提高固液前沿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 较高的固液前沿温度梯度扩大了NiAl...
快速凝固可明显细化NiAl-Cr(Mo)-0.5Hf共晶合金的组织, 使合金中的富Hf相部分以 Hf固溶体的形式存在, 改善了Heusler相(Ni2AlHf)和Hf固溶体的形态和分布, 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 快凝合金热等静压或高温热处理后, 合金中的Heusler相进一步向Hf固溶体转变, 而且Heusler相和Hf固溶体均由原来的近连续分布转变为不连续分布;热等静压处理快凝合金中的初...
由于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些优异性能,长期以来作 为高温结构的候选材料而得到广泛关注,其高温氧化行为也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NiAl高 温氧化的研究进展.
采用爆炸喷涂在Ti22Al26Nb基体上制备了富AlNiAl合金涂层。XRD分析表明,退火后涂层为富含Al的β-NiAl相以及少量的Al3Ti 和Al3Nb.在空气中800 ℃下的循环氧化 实验表明,这种富含AlNiAl涂层抗氧化性能很好.循环氧化过程中没发现涂层剥落,氧化 动力学曲线为抛物线型.解释了抗氧化性能提高的原因.
介绍在NiAl金属间化合物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有:NiAl合金超塑性及其机理研究;NiAl合金韧脆转变及其机理;纳米晶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内生颗粒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及强韧化机制;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JJ-3合金的发展。
采用EBSD分析了1075℃和初始应变速率为8.75×10-4 s-1条件下大晶粒NiAl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与重位点阵 (CSL) 特征晶界分布. 变形前大晶粒NiAl合金以大角度晶界为主, 小角度晶界比例极低. 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 取向差5°以下的小角度晶界不断产生. 随变形量的增大, 新形成的小角度晶界取向差增加, 转变为取向差较大的6°---15°小角度晶界, 进而转变...
采用滑动磨损实验测试了NiAl--28Cr--5.6Mo--0.25Ho--0.15Hf(原子分数, %)共晶合金与SiC陶瓷配副在600---1000 ℃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结果表明, 在700---900 ℃下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自润滑耐磨性能, 这种特性源于共晶合金摩擦表面生成了1---3μm厚的玻璃陶瓷润滑膜, 该润滑膜可向SiC表面转移, 形成玻璃陶瓷/玻璃陶瓷的摩擦状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了W丝增强NiAl单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内部与界面相关的问题。研究表明:作为增强体的W丝与NiAl基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制备态的W/NiAl界面为非冶金结合,其界面处无元素的互扩散及界面反应发生;在模拟热压工艺的两种退火热处理(800℃/3h,1200℃/48h)状态下,W丝/NiAl界面的结合强度增加,但界面处未出现可见的元素的互扩散层,只是W丝与结晶后NiAl熔滴颗粒之...
添加Ti降低了NiAl--Cr(Mo)共晶合金凝固过程中NiAl/Cr(Mo)共晶生长速度, 导致NiAl/Cr(Mo)胞状共晶组织的粗化, 并因合金偏离共晶成分而促进先共晶NiAl相的形成. 在添加Ti的NiAl--Cr(Mo)共晶合金中, Ti主要分布在基体NiAl相中. 随着Ti含量的提高, 过饱和的NiAl(Ti)基体发生分解, 促进了Ni$_{2}$AlTi相的形成, 并且Ni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