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6352条 . 查询时间(0.431 秒)

《何谓良材: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大木作选材与加工》(图)
山西南部 木作选材 早期建筑
<
2023/5/18
古人究竟使用何种木材建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只有模糊的答案。借助古建筑修缮机会,结合树种显微检测,本书对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发现伴随着松木的大量使用,这一地区森林资源逐渐消失,在金元时期,时人逐渐采用乡间常见的杨、榆、槐等树种建房。在人们印象中不堪大用的杨木,却广泛应用于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并充用主体结构材料。这些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松花江畔有一个村子的名字叫打鱼楼村,建有一打鱼楼,这是为了纪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东巡在松花江上打鱼而建。打鱼楼为清朝打牲衙门所设立的打捞鱼贡品的场所。它依山傍水,建筑风格独特,充满神密色彩和怡人情趣。据当地渔民称,打鱼楼是两层小楼,存放康熙使用过的渔网。平阔的江面有了这座雕梁画柱的打鱼楼,也增添了许多生气。打鱼楼毁于文革期间。

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图)
中国传统建筑 模型制作 恭王府博物馆
<
2023/3/28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2023年3月20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开幕。20世纪30至40年代,以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们,先后在1937年、1947年对恭王府进行测绘,当时所留下的实地测绘画图及室内外照片,成为了恭王府开展古建修缮和室内复原工作最直观、最准确,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

晚清时期,铁路技术传入中国并艰难起步,构成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重要一环。与历经坎坷且成就有限的铁路事业相比,铁路认知的发展不仅贯穿于晚清史的整体之中,而且相继回应了“铁路是什么”“要不要建铁路”“如何建铁路”“铁路怎么管理”等关键问题,使得这段铁路史更显著地表现为铁路认知史。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2023/3/8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见附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海洋油气工程系(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海洋油气工程 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
<
2023/2/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石油工程”方向的发展和建设始于2001年,学校为适应国家海洋油气钻探与开发的人才需求,依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重点建设海洋石油工程方向。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先后建立了“海洋油气工程”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室”CNPC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山东省特色专业”等,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2023/2/15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是以声、光、电、磁、量子等物理前沿为基础,以微电子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与保密、新型超级计算等为重点,以海洋智能传感器、海洋智能信息和海洋智能装备研发等为特色,以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生活等为依托,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研究教学型学部。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后历经海洋物理系、物理学系与电子系、技术科学学院等发展时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医学与文明”研究基地入选第四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陕西省 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 医学与文明
<
2023/4/23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图)
俄罗斯 女真人 房屋建筑
<
2023/1/4
本书对远东考古学家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30多年来工作所获、与12~13世纪女真房屋建筑有关的中世纪遗址的考古材料进行了总结和系统整理,全面分析了女真人的房屋建筑,并对其起源、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了鉴定,研究了遗址的内部地形与特点,以及院落的类型。
20世纪上半期,日本的药学家依托殖民扩张,在“汉药研究”名目下对中国大陆药物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最初,“满铁中央试验所”为掠夺中国东北资源而研究当地的药用植物。之后,“满洲医科大学”将汉药研究制度化,建立了“中国医学研究室”。20世纪30年代,日本药物学家借助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将“汉药研究”推向中国南部乃至海外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方晗副研究员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图)
王方晗 《人民日报海外版》 农业文化遗产
<
2023/3/1
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多方响应,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者、积极践行者和主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