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化学 醛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0.042 秒)
2022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基乙酸甲酯及水解制乙醇酸甲酯技术”以视频会议的方式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2022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提出了铑催化醛的Tsuji-Wilkinson脱羰氘代反应策略,该策略为采用廉价、易得的醛类化合物制备高附加值的氘代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6月28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常温常压电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合成了碳负载的铂修饰氧化钼纳米粒子催化剂(Pt-MoO3/C),探究了其在电化学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中的性能,实现高效C=O选择性加氢生成肉桂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
以四氢呋喃(THF)为醛基砌块,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TBHP)为氧化剂,将THF氧化为2-羟基四氢呋喃,继而开环异构化为4-羟基丁醛,在酸催化下与乙醇胺作用形成亚胺中间体(M);以苄醇为底物,通过铜催化氧化反应得到苯甲醛,进而与M反应得到立体专一的(E)-α-羟乙基-α,β-不饱和醛;利用二维相关谱确认了产物构型。对反应底物进行了拓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合成官能化的α,β-不饱和醛。本...
近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与工程学院高振华教授、顾继友教授带领的环保生物质基胶黏剂团队,面向无醛环保人造板的重大需求,经过近3年努力攻关,在无醛大豆基木材胶黏剂的应用效能方面取得新突破,解决了大豆基木材胶黏剂难以稳定制备耐沸水无醛人造板和成本高的应用瓶颈问题,并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张海民课题组在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催化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构筑具有高催化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的Fe-Co合金催化剂,实现肉桂醛的高效催化转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肉桂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和前驱体,在调味品、...
醛的烯丙基化是构建C-C键合成高烯丙基醇的重要方法。传统合成方法需要烯丙基金属试剂,具有成本高和步骤多等问题。金属铱或钌催化的醇和1,3-二烯的借氢偶联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金属镍催化的醛与1,3-丁二烯的还原偶联反应,得到的全部是线性区域选择性的烯丙基化或高烯丙基化产物。然而,目前镍催化的该类反应多数需要有毒和易燃的有机金属试剂(Et2Zn/Et3B)或硅烷作为还原剂,尚未有支链选择性产物的报道...
氘标记化合物在有机反应机理研究、分析测试、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等领域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基于氘标记化合物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定量分析,其受基质效应影响小,同时具有快速、准确、高灵敏度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氘标记药物分子也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过程分析和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通过对C-H键的活化,进而发生氢氘交换反应,是合成氘标记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选择性氢氘交换,特别是在活泼烷基、苄位...
2019年3月22日,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郭其祥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ombining Chiral Aldehyde Catalysis and Transition-Metal Catalysis for Enantioselective α-Allylic Alkylation of Amino Acid Esters”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
2018年7月11日,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郭其祥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hiral aldehyde catalysis for the catalytic asymmetric activation of glycine esters”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2018 = 14.357)上在线发表。郭...
以H2O2为氧化剂,将一系列磷钨杂多酸类离子液体用于催化环戊烯(CPE)选择性氧化制备戊二醛(GA)反应,筛选出催化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为[π-C5H5NC16H33]3PW4O16.分别探讨了溶剂种类、用量、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5 mL乙酸乙酯,n(Cat.):n(H2O2):n(CPE)=0.03:50:33,35℃,18 h,环戊...
对于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合成,传统方法主要采用在大量溶剂存在下,使用水溶性的铑膦络合物催化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应体系复杂,需要使用大量溶剂,相转移剂或表面活性剂,反应的温度相对较高,单醛的选择性相对较低。因此,从工业实际应用出发,简化反应体系,不使用溶剂,同时发展一类高效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高选择性的催化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是有必要的。
对以酸功能化离子液体[Hnmp]HSO4、[Hnmp]H2PO4、[Hnmp]PTSA和[PyN(CH2)3SO3H]HSO4催化三聚甲醛和甲醇缩合制备聚缩醛二甲醚(PODEn,n>1)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温度和时间等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性相关。[PyN(CH2)3SO3H]HSO4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Hnmp]HSO4 的用量为2.0...
用新一代密度泛函方法(XYG3)考察了D-葡萄糖热裂解生成丙烯醛的各种可能途径. 该反应最有利的路径为: 葡萄糖首先异构成果糖,然后经周环Grob碎片化及电环化脱水,最终生成丙烯醛. 预测丙烯醛主要源自D-葡萄糖上C4、C5和C6,与13C同位素标记实验相符.
采用表面改性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修饰的负载型复合半导体材料Cu/MoO3-TiO2/SiO2, 用X射线衍射、 比表面积测定、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 吸光性能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该材料对CO2和丙烷合成异丁烯醛的光促表面催化规律. 结果表明, 半导体活性组分MoO3和TiO2在所制备的催化剂Cu/MoO3-TiO2/SiO2表面形成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