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院士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41 秒)
空气污染,尤其是细颗粒(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 2.5 μm)对人类健康、气候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由于缺乏对大气塑料颗粒的连续测量和表征方法,人们对塑料颗粒等新兴污染物的了解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使用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VACES)研究了上海市区PM2.5中细小塑料颗粒(FPPs)的含量,该系统使得大气微纳米塑料定量的时间分辨率达到两小时。并使用...
基思·威廉·海珀(Keith William Hipel),加拿大国籍。1946年3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基奇纳市。1975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任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长,长期担任滑铁卢大学系统设计工程系教授。1997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范良士现为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学系杰出大学讲座教授及C. John Easton工程讲座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应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邀请,2023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和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来我院交流访问并作学术报告。黄德军副院长主持会议,暑期在校的学院部分教授、青年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等80余人参与了交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23年3月11日闭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程参加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FG-Chip: A high-throughput qPCR microarray for profiling virulence factor genes from the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主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贺泓院士团队,在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trikingly distinctive NH3-SCR behavior over Cu-SSZ-13 in the presence of NO2”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4606)上。
2022年7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在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举行了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表彰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王文兴教授被授予“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NS)院长库兹涅佐夫和第一副院长兼秘书长伊万尼茨卡娅联名向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倪寿清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签发了当选证书和院士工作证书。
2022年7月12日,俄罗斯工程院院长古谢夫向崔兆杰教授发出贺信,祝贺其成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崔兆杰,理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循环与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中意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低碳山东杰出学者,低碳山东十大学者,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并兼任国家发改委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
2022年7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调研企业和产业发展。徐圩新区党工委书记石海波,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厚峰,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国有企业、产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长Alexander Sergeev院士来函,祝贺厦门大学讲席教授吕永龙博士于莫斯科当地时间2022年6月2日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学部秘书长Alexander Gliko院士在其贺信中指出“因其在应用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尤其是在新污染物的环境效应和风险评价方面的杰出贡献,吕永龙教授于...
OH自由基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氧化剂,维持着对流层的氧化能力,对大气自净和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的转化过程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颗粒物(PM)是OH自由基的汇而不是源。贺泓院士团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曾晓成教授、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合作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黑碳颗粒物可以活化O2与水反应生成并向大气持续释放OH自由...
2022年3月10日,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南京大学张全兴院士团队龙超教授和李爱民教授等人完成的“基于新型树脂吸附为核心的有机废气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9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研究员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鉴定会由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一帆主持,学会理事长刘建琳携秘书处全体...
2022年2月20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在广州市主持召开了由广州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的《珠江北江流域典型涉铊行业铊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本次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是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首场鉴定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得到了国内生态环境领域顶尖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