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相关记录492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了解福建省淡水溪蟹类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为相关疾病防控措施的科学研究及教学提供技术路线和信息指导。方法 对福建省内收集的标本进行系统分类整理、信息描述、标本保存、图像录制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结果 收集制作记录完整且符合生物学各项研究要求的淡水溪蟹类标本710份,隶属2科5属13种,分别为束腰蟹属1种,即漳浦束腰蟹;南海溪蟹属1种,即南日南海溪蟹;华南溪蟹属3种,即角肢华南溪蟹、铲肢华南溪蟹和沈氏华...
通过食蟹猴14 d静脉注射ZK4502,同时进行伴随毒代动力学测定,观察给药后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的剂量设计和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静脉推注ZK4502 5, 15和40 mg·kg-1,首次给药后,间隔1 d,之后连续给药,共给药14 d。恢复期4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进食量,体重、体温,心电图,血液学、凝血、血清生化、电解质、纤溶指标、...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和青蟹呼肠孤病毒(mud crab reovirus,MCRV)是对养殖拟穴青蟹有较强致病性的2种病原,可导致高死亡率。文章采用双重巢式PCR检测法对2012年阳江地区5~10月捕捞的野生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阳江地区2012年5~10月的野生青蟹群体一...
目的 调查华安县淡水蟹类和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的情况。 方法 以并殖吸虫病流行区华安县高安乡邦都村为调查点,采集蟹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类,将本次调查捕获的蟹与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比较。调查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采用水洗双筛法检查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和感染指数。 结果 共捕获5种177只蟹,分别为漳州华溪蟹43只(占24.2%),平和华溪蟹11只(占6.2%),华安南海溪蟹36只(占20.3%...
采用组织化学和原子吸收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体壁结构和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体壁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膜层,糖类物质各层均有分布,胶原纤维分布在除上表皮外的其他各层。在蜕皮前,糖类、胶原纤维都被重吸收,体壁上表皮和外表皮在蜕皮前形成,内表皮和膜层在蜕皮后形成。体壁粗蛋白含量在蜕皮前期(D1-D3-4期)降低(P<0.05),蜕皮后A-B期含量极高(P<0.05)...
单倍体细胞为研究重要的生命科学问题提供了手段,但是,单倍体细胞一般只存在于低等生物中。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从小鼠中建立孤雄或者孤雌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从而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即是否能从非人灵长类中获得单倍体的细胞系?
2013年6月16日,第三届生态绿色阳澄湖净水渔业研讨会暨正谷阳澄湖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交流会在苏州举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副司长裴晓颖、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中国渔业协会副秘书长郭继娥、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会长李国平、江苏省渔业协会会长宋家新、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副局长丁晓宁、苏州水产健康养殖促进会会长陈文怡、阳澄湖渔政站副站长许全官、苏州市阳澄...
对分离自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瓦氏瓦特松吸虫(Watsonius watsoni)进行初步形态学观察,测定其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ITS)序列,并分析其基于ITS2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 方法 将从食蟹猴中分离的瓦氏瓦特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吸虫的ITS1与ITS2序列并...
运用透射电镜技术、电镜细胞化学技术、酶组织化学技术和JC-1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镉对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enanense)肝胰腺线粒体的损伤.实验设对照组和5个染毒组:3.56、7.12、14.25、28.49和56.98 mg·L-1,处理时间为72 h.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低浓度组,线粒体轻度肿胀,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随染毒浓度的增加,线粒体水肿增加,嵴缩短甚至消失,直至线...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和青蟹呼肠孤病毒(mud crab reovirus,MCRV)是对养殖拟穴青蟹有较强致病性的2种病原,可导致高死亡率。文章采用双重巢式PCR检测法对2012年阳江地区5~10月捕捞的野生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阳江地区2012年5~10月的野生青蟹群体一...
2005年收集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三疣梭子蟹野生地理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体,评估有效群体含量,制定合理保种模式;在5%留种率下,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新品种培育。到2010年经过连续5个世代选育,形成特征明显、性状稳定的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商品苗种进行对比测试。“黄选1号”收获时平均个体体重提高20.12%,成活率提高32.00%,全甲宽变异系数小于5%“黄...
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SmartTM 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996bp,编码一个由50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理论等电点pI为7.33,分子量大小为55.69kDa。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EcR基因与青蟹、拟穴青蟹、大西洋招潮蟹、陆地蟹、美洲螯虾、褐虾、日本对虾的同源性分别为...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低盐环境对三疣梭子蟹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家系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盐(15.0、13.0、11.0、9.0)胁迫能够诱导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改变。盐度15.0时,上皮层变薄,B细胞数量增多;盐度13.0时,鳃丝不规则增厚,B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多,肝小管中的R细胞的数量减少,柱状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出现许多空泡;盐度11.0时,上皮层出现解体,鳃腔中的血细胞明显增多,肝细...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徐实怀等人完成的“一种蟹笼及由其组成的陆基养蟹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2 2 0239722.9。
以40%棉粕为主的混合蛋白源制成基础饲料,分别在其中添加0.00%、0.14%、0.28%、0.42%、0.56%蛋氨酸(分别记为0.00%Met、0.14%Met、0.28%Met、0.42%Met和0.56%Met),配制了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全鱼粉组(64.4%鱼粉)作为对照,探讨了在高比例棉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0.39±0.02)g的摄食率、生长率和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