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药学 >>> 药用植物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药用植物学相关记录1620条 . 查询时间(0.722 秒)
牛颜冰,女,1968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被山西农业大学作为首批优秀人才引进。2011年度荣获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现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常务副主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站长、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岗位专家、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工程学会...
宋芸,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生物信息系。主要从事药用植物遗传学、药用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忍冬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蒲公英温度胁迫与功能基因挖掘、药用植物染色体工程、山西省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与规范化生产。专利:1)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培育四倍体北海道黄杨的方法,专利号:ZL201710697910.3;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蒲公...
2021年12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第十六届研究生“药苑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由药植所研究生处主办,研究生会承办,共有200余名师生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
黑果枸杞是生长于青藏高原上的一种多年生灌木植物,具有防止土壤盐碱化、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生态功能。根 据藏药典籍《晶珠本草》记载黑果枸杞可用来治疗心脏病、月经紊乱等疾病,同时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黑果枸杞具有抗炎、抗氧化、降糖降脂、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炎症等诸多活性,其价值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花青素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可以让植物的花瓣和表皮呈现丰富的颜色,有成为天然食品着色剂的潜力。黑...
2021年12月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沙龙–中医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论坛在京举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担任论坛主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中青年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研究办公室主任张霄潇主持。
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茎叶大于100万吨(干重),其综合利用备受关注。花生茎叶作为一种传统的草本药物和特殊食物已有历史,始载于明《滇南本草》,其后《福建药物志》和《浙江药用植物志》均有相关功效的记载。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已有煎煮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的记载,但其作用分子机制仍未明晰。团队前期研究初步明确了花生茎叶提取物(PSL)中改善睡眠作用的特征活性物质(J Mass Spect...
张新凤,出生于1973年0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质量评价、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药用植物遗传改良。荣誉与获奖:1.铁皮石斛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7/15;2.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8/15。
斯金平,从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与资源培育研究与推广,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团队负责人,团队2007年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15项,科研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主持)、二等奖2项(主持);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国家林业局科技服务林改先进个人、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
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又称大花第伦桃、假枇杷树,为五桠果科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海南、云南等省,越南、老挝也有分布。其树形优美,花大美丽,果实悦目,是一种优良的庭院观赏及行道树种。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近几年在华南地区推广栽培,其苗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桑黄是著名的传统药用真菌,很早就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性论》《本草纲目》等古医药典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分析发现,桑黄含有多糖、黄酮、萜类和呋喃酮类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其药用价值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并初步实现了桑黄的人工驯化栽培,随着国内市场的兴起,人们对于健康的诉...
个寻常的初冬上午,往日寂静祥和的大别山区田间地头忽闻一阵欢声笑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一行专家教授,先后来到了英山县石头咀镇和罗田县九资河镇茯苓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看着采用新品种和新育种方式培育出来的丰硕“成果”,绽开了笑颜。
近期多地持续新增新冠疫情病例,多省市地区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会务组已陆续收到有关专家和代表不能正常参会的通知。鉴于目前的疫情发展态势,为全面落实有关疫情防控政策,保障参会代表生命健康和办会质量,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1年12月 6-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将再次延期举办,有关会议筹备工作继续进行,会议日程内容计划不变,具体举办时间...
尤江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教育厅首批科研春苗人才,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人参连作障碍及绿色栽培研究。连续4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主持完成国际科学基金(瑞典)、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Industrial Crop Products》《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和《Plant and Soil》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3...
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重点展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彰显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紧跟国家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涌现多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三项成果亮相本次...
于春雷,黑龙江省兰西人,1980年3月出生,2003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同年8月到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全国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项目1项、辽阳市科技共建项目1项,副主持辽宁省农委项目2项、抚顺科技共建项目1项,参与完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项目1项,中国医学科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