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药学 血栓相关记录62条 . 查询时间(0.382 秒)
该研究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柱层析技术从尖吻蝮(亦称蕲蛇,五步蛇)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丝氨酸型蛋白水解酶,分子量27±3kD,具有专一性的凝血酶样酶活力,除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外,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浆内皮细胞释放t-PA,在动物动、静脉血栓模型上,具有防栓和溶栓作用。该研究将其开发为抗脑血栓新药,取名蕲蛇酶(Acutobin),已申请专利。小鼠急性毒性测定,静脉注射的LD50为101.6单...
水蛭素是水蛭(蚂蟥)的唾液腺分泌的一种酸性多肽,是目前已知道的最强有力的凝血酶的天然抑制剂。对多种血栓疾病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凝血、血栓静脉炎及冠状动脉血栓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外科手术后及溶栓治疗后的再栓塞起到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因此,水蛭素将成为新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药物。但由于水蛭天然来源有限,使研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水蛭素已成为可能。中国科学院从...
新型促溶血栓活性因子     活性因子  抗血栓药物       < 2008/10/31
新型促溶血栓活性因子系首创的抗血栓药物的增强剂,是首创的目前通用的溶血栓药物TPA的激化剂,为开发新一代高效、少毒副作用的溶血栓药物提供新的途径,有可能大大降低现有溶栓药物的使用剂量,克服现有溶栓药物存在的药效持续时间短,给药量小时疗效不佳、而大剂量使用又会损伤机体凝血机制的缺点。该项研究成果的特点为新的促纤溶物质的活性确定;新的促纤溶物质的结构清楚;作用靶分子明确;PPF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平...
根据确认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激活的蛋白C耐性条件,建立了激活的蛋白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和因子V1691A PCR。前者检测方法学受激活的蛋白C用量影响,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激活的蛋白C耐性。后者可从基因水平上对因子VG1691A所激活的蛋白C耐性作出明确诊断,这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方法。
血栓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溶血栓药物包括尿激酶(UK)、链激酶(SK)、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这些药物具有成本高、有出血性副作用、半衰期短等缺点,而且都是静脉注射药物,使用不便,因此口服性溶血栓药物的开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一种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可由纳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发酵...
 “蚓激酶”胶囊是一种治疗血栓病的特效生化保健药物。本品以人工养殖的特种蚯蚓激酶精制而成。该酶可口服后经肠胃进入血液,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间接溶解纤维蛋白(通过激活纤维溶酶原)的双重作用,同时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多种血栓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尤其对因脑血管病肢体瘫痪及语言障碍的恢复效果显著。该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原料来源丰富,可开发成治...
血栓形成药物-水蛭素     水蛭素  抗凝血药  血栓栓塞       < 2008/10/27
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唾液腺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多酞,它由65个氨基酸组成,是凝血酶的强有力的抑制剂。经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表明,它能有效地阻止血栓形成,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血栓形成病的有效药物。医用水蛭数量有限,不便广泛应用,但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就可解决这一难题。根据天然水蛭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由酵母中分离出水蛭素,它同样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对凝血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蚯蚓纤深酶是从活蚯蚓组织中分离纯化的活性组分,它不仅可以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同时又可以激活行维蛋白溶解原成为纤维蛋白溶酶以水解纤维蛋白酶由于此酶在溶解纤维蛋白过程事起着关键的作用,困此可以治疗一系列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此外,以蝗蚓为原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无毒,且稳定性好、室温不失活的特点,易于保存。
利用对血栓部位活化血小板的α颗粒膜蛋白GMPl40有亲和特异性的单抗SZ51的血栓部位的导向作用,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获得了人活化血小板单链抗体,并通过同位素标记制成一种新型体内血栓显像诊断剂,可适用于临床诊断和老年人体检,为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该试剂能通过影像显示体内血栓发生的部位、大小和形状。具有快速(1小时内),灵敏,精确判断等优点。适用于临床诊断便于医生判断分析治疗效果,也可用于老年...
心血管病被称为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第二杀手,血栓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又是造成中风,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溶栓药物的开发研究一直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生物工程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重点。目前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有效的溶栓生物制品有tPA(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尿激酶),链激酶等,它们都是基于这样的机制:血液中不具活性的血纤维蛋...
该发明是采用一类可溶性血清活性因子及其主要活性片段,激活和显著提高纤溶体系的活性。该发明命名这类活性因子为促溶(血)栓活性物质(fibrinlysis-promoting activators)简称FPA。在没有其他辅助因素(cofactors)存在的情况下,加入的FPA,显著促进tPA活化血纤维蛋白溶酶原为血纤维蛋白溶酶,进而激活和显著提高血纤维蛋白溶酶原-tPA/uPA纤溶体系(plasmin...
一株中国根霉在以豆浆为原料的培养基中,28℃发酵60天后,发酵液中能产生溶解血栓的生物活性物质,经分析,该物质属于纤溶蛋白酶,分子量40000~50000Dal,体外溶栓效果显著,而且经毒理试验证明该物质无毒。目前亟待对该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该项目为开发成新型溶解血栓的药物奠定了基础。该技术可联合开发或提供资金、设备等。
一株中国根霉在以豆浆为原料的培养基中发酵60天后,发酵液中能产生溶解血栓的生物活性物质经分析,该物质属于纤维蛋白酶,分子量40000-50000Dal,体外溶栓效果显著,而且经毒理试验证明该物质无毒。急待对该物质进一步的分析。为开发成新型溶解血栓的药物奠定基础。该技术可联合开发或提供资金或设备条件。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及溶栓后血栓再次形成。该具有知识产权的药物是在蛋白质工程的设计基础上,通过重组DNA技术构建的具有活化血小板导向性和抑制凝血酶作用的双功能抗凝分子。我们已经建立了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菌株及其分离纯化工艺。变体分子既有血小板结合的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凝血酶抑制活性,能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凝集时间,其凝血酶抑制活性和抗凝集活性,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面股动脉血栓模型试...
血栓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药,能选择性拮抗TxA2 的作用。该成果首次合成了新药BM13505对其抗栓作用及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电刺激、机械损伤,化学药品诱导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直接阻断TxA2 受体,抑制TxA2 合成酶,减少TxA2 的合成,对TxA2 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收缩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防治多种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成果为研制成一种较理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