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肿瘤学 DNA相关记录224条 . 查询时间(0.348 秒)
DNA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 基因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MMR 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MMR 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目的与方法:本文应用DNA 合成抑制(DSI) 实验对居民家庭烹调油烟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烹调油烟凝聚物均可见到DNA 合成抑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实验证实,烹调油烟中存在着引发人体细胞DNA 损伤的遗传毒性物质。
DNA 芯片技术及其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βC) 和维生素E(V-E) 对丝裂霉素C(MMC) 诱导的小鼠DNA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48 只,随机分4 组,其中正常对照(A) 分别喂予基础饲料和阳性对照组(B) ,另外2 组分别喂含V-E(200 mg/ kg·bw) 的基础饲料(C 组) 和含天然β-胡萝卜素晶体(200 mg/ kg·bw) 的基础饲料(D 组) 。喂养4 周后,除A 组外...
DNA甲基化与乳腺癌     DNA甲基化  乳腺肿瘤  基因治疗        < 2008/10/24
DNA甲基化是人类基因组发生的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事件,在乳腺癌发生相关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乳腺癌肿瘤细胞内DNA甲基化异常、DNA甲基化及其与乳腺癌诊治和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去甲基化治疗的前景进行展望。
DNA甲基化与致癌作用     DNA甲基化  致癌作用       < 2008/10/24
DNA甲基化与致癌作用。
DNA聚合酶β和肿瘤     DNA聚合酶β  肿瘤       < 2008/10/24
DNA聚合酶β(简称POLβ)是哺乳类动物五种DNA聚合酶中分子量最小的一个。它主要参与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维持基因的稳定,在基因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变异或损伤会导致DNA修复系统的功能下降,使基因突变或损伤因为无法修复而积累,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近年来,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都发现了POLβ基因的突变,推测该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背景与目的: 研究修复8-羟基鸟嘌呤的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PCR-限制性片段多态(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技术,对128名正常对照和124例肺癌患者hOGG1基因第326位点Ser/Cys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发病危险的关...
DNA损伤后的修复情况在基因突变、肿瘤形成以及细胞死亡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烷化剂致DNA损伤的修复由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负责,该酶结构与功能异常与肿瘤发生、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肿瘤治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95%) , 按常规制备双层琼脂铺片, 经裂解、伸展、电泳后用溴化乙锭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拖尾率及DNA 的迁移度。HPRT 基因突变率检测采用淋巴细胞全血培养法, 在加与不加62巯基嘌呤的条件下培养至72 h, 收获细胞。每例计数2 000 个转化的淋巴细胞(加6-TG 和不加6-TG 的各1 000 个细胞) , 记录同一胞质内具有完整核膜的相压、相切或分离的双核或多核的淋巴细胞数,...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系统在细胞基因组完整性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α粒子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的DNA修复基因表达谱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Cy5和Cy3分别标记的癌变细胞BERP35T4和亲本细胞BEP2D的cDNA探针与DNA修复基因cDNA微矩阵杂交、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和ImaGene3.0软件分析比较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分析比较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前(BEP...
螯合剂双酚胺酸的致畸性_诱变性和对DNA圆二色谱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对食管癌细胞核DNA 损伤作用的特征性规律。方法: 以硝普钠(sodi2 um nitroprusside ,SNP) 作为NO 的体外供体,以食营癌细胞系EC109 作为细胞模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不同浓度的 SNP 作用一定时间后,食管癌细胞核DNA 被损伤的情况。结果:无论SNP 的作用时间是8 h ,还是16 h...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细胞DNA 断裂修复能力差异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博莱霉素(BLM) 体外攻击人培养淋巴细胞,计数染色体断裂率(b/ c) ,观察低修复型和正常修复型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的反应。结果: ①肺癌患者b/ c 平均值为1. 02 ±0. 72 ,低修复型患者52 % ,极低修复型患者37 %; ②显示随年龄组升高,低修复型显著升高( P < 0. 05) ; ③低修复型患者一年复发转...
0.05);在异常甲基化DNA片段中,高甲基化现象占83%,低甲基化为17%,发现2条重要的高甲基化基因片段,它们分别与抑癌基因WT-1(Wilm's tumor suppressor gene)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C(human cyclin C gene)匹配;经统计学分析,吸烟、年龄和性别与肺癌DNA异常甲基化无关。 结论: 基因组DNA的异常甲基化,特别是高甲基化现象,可能在肺癌发生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