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水产增殖学 水产养殖学 水产饲料学 水产保护学 捕捞学 水产品藏与加工 水产工程学 水产资源学 水产经济学 水产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水产学 虾相关记录409条 . 查询时间(0.041 秒)
对虾池生态有关数据的模拟分析与观测表明:虾池密集、放养密度过高、投饵导致的自身污染与降解慢、使用简单、脆弱、不稳定的虾池生态系极易滋生、累积致病源造成养虾绝产;近岸2m等深线的虾池水源中有机污染高出国家监测值(5m等深线100倍以上;溶氧是虾池物质循环的脉搏与动力;幼虾流行病是生态恶化的结果。提出严格控制病源与养殖容量,增养殖贝、藻类,改善虾池底质,应用高效、污染低的配合饵料等恢复养虾措施。经试验...
该新式网笼设计合理,100%减少贝类间碰撞咬合现象,且水交换好,扇贝滤食活波,生长速度快,周期内用新式网笼养殖的虾夷扇贝平均壳高,个体重成活率分别为12cm,125g,85%,较老式网笼分别增0.9cm,12g,24%;亩产量5312.5kg,亩效益4.826万元。新式网笼的为柔性结构,不但使浮泥杂藻的附着率减少60%,通水性提高80%,而且安全系数高,操作管理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项目2000-2002年累计繁苗216.3万尾。2002年养成示范面积502亩,亩均产成虾170.9公斤,亩增纯收益8700元,累计示范面积622亩,在本省及全国部分省、市推广,产生圈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在二年实施过程中,对红螯螯虾亲虾的培育,提早繁殖及养成等项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红螯螯虾养殖操作规程,有较高实用价值。该项目的当年养成及大面积高产研究有所创新。
罗氏沼虾良种选育     罗氏沼虾  良种选育       < 2008/9/17
该项目采用建立罗氏沼虾不同品系,进行系统选择和群体选择,品系内自繁选育及不同品系间杂交选育以保持优良种质和获得良种的良种选育技术路线。在国内首次应用RFLP技术手段进行罗氏沼虾的群体遗传研究,发现了新引进品系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优势,为良种选育、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用RFLP技术手段进行罗氏沼虾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良种选育和良种生产技术规范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该项目中的人工海水育苗主要是通过合理调配水源化学成份,使淡水达到合适盐度,以平衡罗氏沼虾幼体体内的渗透压,并保证罗氏沼虾幼体发育成长所需成份,通过人工控温,达到缩短育苗周期,进行种苗繁育。经过育苗试验,在人工海水中又添加Ca(H_2PO_4)_2等成份,保证了海水中藻类繁殖所需营养素,使水体自净和酸碱度平衡能力得到提高。2002年的人工海水规模化生产,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8-26万尾/m^3,取得了...
在认真总结獐子岛十来年进行的虾夷扇贝底播工作后,就深水区(大于20米)底播渔场的选择、渔场环境改造、底播苗种的确定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调查、试验和研究,制定出了深水区虾夷扇贝的底播技术工艺,提高成活率和回捕率的方法。提出了虾夷扇贝底播的规范性技术标准。应用及推广前景:1996年深水区底播面积为10.7万亩,97年为4.7万亩,两年共计15.4万亩,是1988-1995年8年间底播面积总量的1.58倍...
虾夷扇贝底播增殖技术开发     底播  虾夷扇贝  增殖       < 2008/9/17
本项目中心围绕虾夷扇贝底播增殖生产,进一步研制和规范底播区的适宜环境、播苗时间、规格、密度、方法、收获季节、采捕技术、渔场管理、环境监测、敌害生物清除等项技术为主要内容,形成了较完整的综合生产技术规范。该项目自1996年实施以来,全县开发底播面积70余万亩,海底资源储藏量达40余万亩,已实现产品产量23977吨,实现产值50749.4万元,实现利润25527.7万元。现存的40余万亩虾夷扇贝,将于...
虾夷扇贝中间暂养技术     虾夷扇贝  中间暂养       < 2008/9/17
本项目选题正确,符合生产实际。试验海区选择具有代表性,以中间育成技术为重点,利用出池稚贝8225万枚,经海上三级育成,育出商品贝苗1323万枚,总育成率为16.08%,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居国内领先水平。
1、池塘建造技术:池塘由于利用咸酸田改造而成,如果采用常规的建塘技术,破坏了耕作层,酸性很大,以后水质的PH值较难调节,所以采取"四周挖沟筑基,中部保留耕作层,表层模拟生态养殖"的技术。四周沟宽5米,沟深1.5米,塘基高2.2-2.5米,塘基坡度1:1.5-2。鱼塘建成后,有效水深1.8-2.0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塘建好后反复清洗2-3次,再进行土消毒。2、提水进塘:使用60目筛绢网过滤提水进...
本课题选择网板拖虾渔船和对拖作业船,首次对闽东北外海北纬26°00ˊ,东经25°30ˊ以西海域的虾蟹资源进行定点专业调查研究,查明该海域虾蟹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资源特点,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主要种类安达曼赤虾、菲赤虾、细点圆趾蟹和光掌蟳的生物学研究。本海区经鉴定的虾蟹类共有85种,具经济价值较高,数量较大,作业渔业主要捕捞对象有16种。在调查区的外侧,即60米水深以东分布有高温高盐的假长缝拟对虾、...
虾病防治技术研究     虾病防治  对虾       < 2008/9/16
该项目研究内容:福建局部养殖对虾病害的调查(种类、病原及原生物学、危害性及流行情况;对一、二种危害性大的病害开展防治技术研究)。调查研究发现,福建局部养殖对虾的病害有39种,其中11种危害较大。病原体中,属国内外首次记载的有平片针杆藻病和速芽虫;属国内首次记载的有匹里虫、小单胞虫、青蟹链壶菌弥尔福海壶菌,省内首次记载的有禾谷镰刀菌等18种。对匹里中病病原的超微结构和组织病理及发病致死机制;红腿病组...
养殖虾生物营养剂制备     虾养殖  生物营养剂       < 2008/9/12
在上海周边地区,经调查近6万亩水面可供虾类养殖。如果全部能使用养殖虾营养剂需1440吨营养添加剂,可以提高产值1.46亿元。
虾池混养贝、蟹、鱼的试验     混养  对虾  虾池混养  养殖  虾类       < 2008/9/11
该试验是根据对虾与贝类、蟹类、鱼类等不同生活习性而采用的一种混养方式,目的提高虾池综合效益,改善对虾生态环境,防止或减少虾病发生,为该市虾池综合开发利用开拓新的养殖摸式和途径。这种立体混养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虾塘中的残铒料,并根据各种生物各自不同的生活栖息水层,充分利用水体,达到改善虾池水质,优化生态环境,防止和减少虾病发生。混养种类选择褶牡蛎和菲律宾蛤仔,锯缘青蟹,雄性罗非鱼。混养面积比为1:0.2...
该发明是一种人工虾塘水体有机生态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低温豆粕和废啤酒酵母泥为原料,经酸酶法可控水解工艺,配合高温聚合和螯合反应而成。通过连续使用本发明的调节剂,水中的浮游植物量可维持在50~100mg/L,细菌生物量可维持在10~20mg/L,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为虾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提高了人工虾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工虾饲料的投放量,水体的有机耗氧量始终控制在25mg/L以下。该成果...
万亩连片虾池精养高产技术     对虾  虾池  精养  养殖  池塘养殖  虾类       < 2008/9/8
“万亩连片虾池精养高产技术”课题根据长毛对虾生态习性、营养要求及虾病发生现象等,探讨了南方双季虾大面积养殖的一系列新技术(投铒技术、理化因子控制技术、放苗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以保证对虾大面积高产稳产。主要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如下:放苗时间表与放苗密度。第一季在5月中旬之前放苗,长毛虾每亩2.5万尾,苗规格0.8-1.0cm;草虾每亩1.0-1.5万尾,苗规格1.2-1.5cm。第二季放苗时间在9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