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航天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3612条 . 查询时间(3.011 秒)
2021年5月25日9时49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伸杆实施了在轨展开,遥测参数显示伸杆展开到位,返回科学数据显示产品运行正常,火星磁强计即将开启对近火空间矢量磁场的科学探测任务。
2021年5月25日9时49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伸杆实施了在轨展开,遥测参数显示伸杆展开到位,返回科学数据显示产品运行正常,火星磁强计即将开启对近火空间矢量磁场的科学探测任务。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我校邓宗全院士团队自2013年起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合作成功研制的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成为本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亮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20日发布消息,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这其中,多项技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
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1年4月29日发射入轨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近日先后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等平台功能测试,以及空间应用项目设备在轨性能检查,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后续将继续开展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工作。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5月17日8时,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顺利进入周期为8.2小时中继通信轨道。在这一阶段,环绕器的主要工作是做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信使”,进行“地火传书”。
2021年5月15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为加强深空探测领域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繁荣学术思想,引领深空探测技术发展,促进深空探测技术创新,展望深空探测事业未来发展态势,探讨深空探测活动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拟于2021年11月在海南召开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由海南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承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