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航天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3635条 . 查询时间(4.02 秒)
本发明属于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氧燃比无法实现在线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采用超声波技术获得固体燃料实时退移速率,采用TDLAS技术获得发动机出口高温气流静温、燃烧产物水分压;记录发动机氧化剂质量流量,燃烧室总压,出口静压、外界压力以及推力。得实时氧燃比,计算理论比冲与理论出口静温;计算实际比冲;计算燃气速度,计算得到燃气中水的物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及分离方法,包括多个固体动力装置,相邻固体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级间段连接,并在固体动力装置和级间段外形呈火箭外形体,在火箭外形体表面设置有保形装置,保形装置包括气动合力差发生装置、连接解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柱状面;连接解锁装置用于实现柱状面与火箭外形体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气动合力差发生装置的第一舵面和第二舵面使柱状面两端之间产生气动合力差,连接解锁装置在柱状面的端部...
2021年11月5日,“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昵称“极目”)卫星通过快速发布的观测警报,首次成功触发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雨燕(Swift)卫星的伽马射线新颖观测机遇紧急存档器(GUANO)系统,使其找到一个未自动触发的伽马射线暴,并引导俄罗斯MASTER地面光学望远镜进行后随观测。该成果验证了“怀柔一号”卫星快速引导空基和地基望远镜开展联合观测的能力,...
2021年11月17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锐教授课题组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Yves Bergeron院士和魁北克大学Osvaldo Valeria教授合作,结合卫星被动微波遥感和传统的气象火险指数来研究林火的发生和燃烧强度,结果显著提高了区域尺度林火频次和燃烧强度的估算精度。研究成果以Assessing forest fire properties in Northeastern Asia a...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承担的ASO-S卫星工程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载荷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团队成员连续作战,积极协调,克服新冠疫情、试验保障等种种困难,按计划在烟台完成了正样飞行件束流试验和分系统桌面联试两项重要测试任务,测试结果满足预期要求,为飞行件如期交付卫星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级间冷分离的实现方法,利用单影响因子迭代法对多影响因子解耦,逐个剥离求解单个影响因子的边界值,并利用目标函数求解上面级姿态,将单个影响因子变化对应的上面级姿态与姿态要求对比剔除,以缩小每个影响因子的偏差取值范围;将影响因子在对应的偏差取值范围内离散化,多个影响因子在对应偏差取值范围内的参数自由组合形成参数组合;利用ADAMS对所有的参数组合遍历仿真,每次仿真结果与姿控...
2021年10月21日,中国航天局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天文卫星SVOM(Space Variable Objects Monitor)第八次联合指导委员会,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在中法两国同步进行。
2013年5月20日,应质量可靠性实验室邀请,欧洲空间局认证的航天元器件质量保证机构Alter Technology公司Gonzalo Fernandez先生来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交流访问。来自质量可靠性实验室、物资采购办公室、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和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等相关部门二十余名科技骨干参加了此次交流。
2021年10月22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在轨科学实验样品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批无容器实验样品的交付,标志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先进制造中心参与研制的样品盒与废样盒取得初步成功。
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研究”成果参加了此次展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李锐研究团队在综合利用多源卫星可见光、红外和微波信号遥感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了基于卫星被动微波植被指数的光能利用率模型,以此定量反演中国典型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途径所固定的有机碳量),相关研究成果以“Daily Estimation of Gross P...
本发明属于基于5G/7G技术的卫星通讯、电磁波传导元件或雷达设备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制备方法已不能满足超精细微结构的要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毫米波太赫兹频率的软波导及其性能测试装置和制备方法,所述软波管的内、外表面分布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波纹结构的外凹槽,且所述软波管的内截面设置为矩形空心的结构,软波管的矩形波纹设置为由大矩形管和小矩形管呈连续排布而成的结构;当硬度和韧性特定匹配时,外凹槽结构省去。...
A new program provides undergraduates,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from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innova...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制的航天器部件充电效应模拟电子加速器通过技术验收。项目组突破了能量调节、束流光学、束流测量、辐照均匀化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电子直线加速器及辐射屏蔽系统的研制。该加速器可为我国高可靠航天产品的研发提供关键的抗辐射测试评估等技术支持,填补了该类装置的国内外空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箭发动机中驱动涡轮的燃气发生器,主路燃气发生装置依次设置有主路过氧化氢分配腔、主路过氧化氢催化床、主路集气腔、燃气发生器燃烧室、集气腔和出口;所述燃气发生器燃烧室外侧壁设置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上设置甲烷入口,内设置有喷注盘,甲烷和水蒸汽微通道换热催化反应床;辅路燃气发生装置依次设置辅路过氧化氢分配腔、辅路过氧化氢催化床、辅路集气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无积碳而且做功能力非常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