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膜分离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膜分离 膜相关记录182条 . 查询时间(0.53 秒)
近期,为了解决膜分离材料的抗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靳健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ZNG-g-PVDF)(如图1所示)。这一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的尺寸~50nm,这一纳米级尺寸有助于纳米水凝胶的快速浸润和吸水,从而赋予了PVDF多孔膜超亲水的性质。由于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同时具有水凝胶的高保水性...
第二届非洲膜学会国际大会(AMSIC-2)于2018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南非大学(UNISA)举行。本次大会由非洲膜学会(AMS)举办,南非大学承办,有来自非洲大陆、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6国150余名代表参会。我校膜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建新,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玉忠应邀参加本次大会。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团队研究员陈涛和黄又举通过高分子表面接枝改性碳纳米管薄膜,调节复合薄膜的表面和内部组成与结构,并与纳米金粒子结合,构建出系列多功能二维非对称的油水分离膜材料,在综合处理复杂组分油污废水方面取得进展。为有效去除油污中的有害污染物,研究人员将高密度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微球(PS@AuNPs)与碳纳米管薄膜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表面水下超疏油、下层具有催化功能的多...
利用太阳光驱动水蒸发获取清洁饮用水,有望作为一种应急手段,用在海难或野外求生等情况下。相对于自然蒸发过程和传统膜分离技术,将具有良好光热转化能力的光热膜应用到太阳光驱动水蒸发体系中,可以有效提高蒸发效率。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前期利用不同纳米碳材料的复合策略,对2D光热膜表面微结构进行调控,显著提高了水蒸发效率(J. Mater. Chem. A, ...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根据纳滤膜表面的电荷以及截留尺寸,纳滤膜能够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染料、有机小分子、抗生素、二糖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环保以及冶金等行业。目前,由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纳滤膜是商品化纳滤膜的主要形式,这种膜由多孔的支撑底膜和复合在支撑膜表面起分离作用的...
斑马的黑白条纹、海螺的旋转螺纹、植物茎叶的回旋卷曲……大自然中这些规则重复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早在6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图灵就预测:某些重复的自然斑图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物质(分子、细胞等)相互反应或作用产生的。通过一个被他称为“反应-扩散”的过程,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成斑纹、条纹、环纹、螺旋或是斑驳的斑点等结构。后来的科学家证实了这个猜想,并将这类结构称为“图灵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含油污水被排放,同时海洋原油泄漏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油水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气浮法、离心分离法、吸附和燃烧等,但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超浸润分离膜由于具有结构可控性好、分离效率高和分离精度高的优点,目前成为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富团队(先进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
2018年4月13-16日,由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膜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先进膜与可持续技术国际论坛”举行,此次论坛是学校60周年校庆的重大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和地区的18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演讲,共有2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与国际知名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2018年4月8日上午,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在天津礼堂举行。我校肖长发教授主持、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同质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国际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SCI一区TOP期刊,2017年即时影响因子6.319)在线发表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多孔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关于高效油水分离膜的最新研究成果“Zeoliticimidazolate framework-8 film coated stainless steelm...
基于纳米孔道的分离膜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节能和高效的巨大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一直受输运和选择性矛盾的制约。最近,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峰、王宇钢课题组成功制备出高密度孔径均匀的接近亚纳米尺度的核孔膜,实现了超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离子输运的完美平衡,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其纳流体输运机制。该研究工作以“Ultrafast ion sieving using nanoporou...
陕西省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多省,近年来在膜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发展迅速,大型膜制造联合企业相继问世,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大型和超大型膜应用工程相继建成投运,为膜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全新领域,推动了国内整个膜产业的发展。陕西省科技厅高度重视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多年来在超滤、血液透析膜等领域产业化成果引人注目,最近,在盐湖卤水提锂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展。为宣传、推广我国膜产业所取得的重大...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横向项目。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1996年发表的论文。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1997年发表的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