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石油、天然气能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石油、天然气能相关记录326条 . 查询时间(0.889 秒)
2013年3月15日至16日,国家863计划“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然气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13年度工作交流会在海口市召开。该课题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孔晓英研究员负责,首都师范大学杨秀山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刘晓风研究员、广州能源所生物质生化转化团队负责人袁振宏研究员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文阐述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和 21 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和投资机制及途径,认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21 世纪新石油美元回流与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不同,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目前,海湾国家石油美元出现“向东看”趋势,但中国吸引海湾石油美元仍存在许多问题。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宣称,有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的海底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尤其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周围,可能蕴藏着规模可观的天然气,其储量相当于塞浦路斯和以色列之间地中海东部盆地的天然气储量。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估计,后者的天然气储量可达34500亿立方米。按照目前的天然气价格和汇率计算,该地区天然气储量价值约合4270亿欧元,相当于希腊国内生产总值的213%。
2012年9月22日,第三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在江苏镇江举行,24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信、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勤华和我校校长钱旭红院士出席会议并作大会致辞。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气化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转化的核心技术,是发展煤基化学品、IGCC发电、制氢等过程工业的基础。大规...
2012年9月7日至11日,由国家97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项目办公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973计划“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水合物开采基础研究”项目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庐山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闫金定处长、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单卫东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韦延光处长、国家973计划咨询组专家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罗治斌教授级高工、项目首席科学家杨胜...
本文旨在探索和实践油料装备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设计与查找、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讨,为理解和高效地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解决高校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参考。
川西坳陷中部上三叠统烃源岩在须家河组三段沉积时期开始成熟,早侏罗世晚期进入高成熟阶段,晚侏罗世达到过成熟阶段。川西坳陷西深东浅的构造格局,导致烃源岩演化具有西早东晚、西高东低的特点。须家河组三段沉积末期,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靠近龙门山前;至须家河组五段沉积末,成熟度相对高的地区向东扩展,最高点向北迁至龙深1井附近。侏罗纪末,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地区整体向东迁移。白垩系末到现今,形成以绵阳、德阳、彭州和...
2012年3月27日,我校路民旭教授主持完成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天然气供给体系安全防护与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1年度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果交流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全国冻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的6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孙友宏教授领导的天然气水合物团队一行四人与会,其中,孙友宏教授、郭威副教授和研究生李冰分别作了“东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钻探试验井工程)研究进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蒸汽法开采系统”和“光管式与螺纹管式泥浆制冷换热器对比分析”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2011年10月9日,由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王树东研究员领导的能源环境工程研究组自行设计完成的5000立方米/天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业中试装置,在河南义马气化厂气源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000小时。这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煤炭洁净利用领域的又一次技术新突破。
在国际上通行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基础上,以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开发为研究案例,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08年石油开发利用等数据,经过计算和统计依次建立了石油资源的实物型账户、价值型账户和综合账户。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因开采而造成的价值折耗分别为154.0×108、111.3×108、121.6×108、104.9×108、106.0×108...
大连理工大学“100kW太阳能电池实验平台项目”是2009年经国家财政部、建设部批准建立并资助的首批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也是目前全国高校和大连市的首个百千瓦级光伏项目。
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女博士日前宣布,她们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该成果付诸生产领域,将有望让世界头疼的“石油依赖症”得到缓解。
由中国石油学会和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主办、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于8月24—26日在西安建国饭店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创新高技术,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发展”。据评估,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煤层气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量接近30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利用好这些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资源战略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8月10日至11日,中科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院士应邀专程亲临指导并作专题报告,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杨长春、中科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地质地球所油气资源研究室主任郝天珧、地质地球所罗晓容研究员、王真理研究员等一行7人的北京所专家组以及兰州油气中心常务副主任张金东、党委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