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材料科学 时效相关记录176条 . 查询时间(0.098 秒)
采用透射电镜及三维原子探针研究元素Cu对6082Al-Mg-Si合金170 ℃时效初期GP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元素Cu的Al-Mg-Si合金经170 ℃时效30 min后在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由Mg、Si和Cu 3种元素组成的GP区,元素Cu的存在促进了合金时效初期GP区的形成,但并没有改变GP区中Mg和Si的摩尔比,Cu原子存在的GP区中Mg和Si的摩尔比仍然接近1。添加元素Cu的合金经17...
采用雾化法制备过饱和Cu-Cr固溶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过饱和Cu-Cr固溶体低温时效富Cr区的显微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富集区Cr元素的含量,计算形成不同Cr含量富集区的形成能及合金熵,采用第一原理解释时效析出过程中合金富集区的电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增加,Cr不断在基体中富集,时效析出是一个扩散迁移过程;富集区是一种亚稳态,有逐渐向稳定态转变的趋势,即Cr析出是固溶体能量降低的一种方式...
采用差分扫描量热分析和硬度测定手段,研究了元素Be对铸态Al-11Si-0.3Mg(质量分数,%)合金时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11Si-0.3Mg合金中加入0.25%的Be,铸态时效时硬化相析出速度加快,析出热效应增大,时效硬化效果明显增加.动力学分析表明:亚稳相 β’的析出符合Avrami公式,Be的加入对亚稳相β’的生长方式参数n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大了亚稳相β’的形核率参数k.金属...
热电厂中质材为X10CrMoV12.1耐热合金钢主蒸汽管线在550℃高温条件下长期服役, 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材料在常温条件下表现为脆性, 但没有出现一般耐热钢常见的软化现象; 显微组织也发生显著退化, 出现明显的蠕变特征. 晶界和晶内碳化物严重粗化或球化, 经电子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 碳化物基本上都是M23C6. 分布在晶界、亚晶界和晶内的M23C6碳化物的形态...
研究了一种新型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下长期时效后的组织及冲击韧性、硬度等性能. 结果表明, 合金在593℃和704℃时效1000 h后, 主要析出要是γ’和MC, 在704℃以上又析出了M23C6. 合金在750℃时效1000 h后晶界处开始析出η相, 而在849℃时效1000 h后晶内出现了大量的片状η相, 呈魏氏体分布. γ’相随时效温度的增加生长迅速, 且在849℃时效1000 h后出现回...
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SHS)制备了比较致密的NiTi合金,并对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 在样品中除了有热处理前就存在的Ti2Ni外,又出现了两种相, 一种是已报道过的Ti11Ni14(又称Ti3Ni4),为菱形结构(a=0.67 nm, alpha=113.85 circ), 它与基体(B2结构, a=0.302 nm)的关系为:<1-11>Ti11Ni14∥...
含碳量为0.43%的Ti-60合金在1135 ℃热处理水淬后析出形态规则的碳化物TiC. 碳化物主要分布在β相晶粒内部,少量位于初生α (αp)相与β转变组织界面处和αp相内. 合金随后在750-850 ℃时效处理后空冷,碳化物发生显著的溶解. β相晶粒内以及αp与β转变组织界面处β相晶粒一侧的碳化物,沿着β相方向优先溶解,造成碳化物形态不规则及其周围是贫β相的α基体. αp相晶粒内的碳化物以均匀...
研究了回归及回归再时效处理对高Zn含量(质量分数为11.64%)的喷射沉积Al-Zn-Mg-Cu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回归及再时效合金的显微组织, 并对合金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随回归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 其回归强度曲线呈现下降趋势, 再时效强度曲线为抛物线走势; 采用峰时效 (120 ℃,24 h) + 回归处理 (180 ℃, 3...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等研究预时效温度对2519铝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2519铝合金到达峰值时效的时间缩短,峰值硬度降低;经135 ℃预时效的合金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其强度分别为490和442 MPa,但其伸长率仅为7.0%;经165 ℃预时效的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 时效对Al--Cu合金中锯齿形流动的影响.实验发现, 随着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 PLC(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出现的时间推迟. 随着时效的进一步强化(自然时效24 h, 或在353 K下保温20 min的人工时效), 应力--时间曲线上锯齿幅值减小,出现的频率迅速降低, 直至消失. 同时, 还研究了变形和时效相耦合对锯齿形应力流动的影响. 针对所...
采用透射电镜(TEM)和Vickers硬度计研究了Al-Zn-Li-Mg-Cu合金在433 K的人工时效行为.结果表明,在等温时效动力学曲线上存在双阶段硬化行为.第一阶段硬化起因于合金基体上沉淀析出的δ′相(AlLi),时效强化效果来自δ′相;随着时效的进行,到达第二时效硬化峰,在合金基体上除了δ′相外,大量析出一种具有准晶结构的沉淀硬化相(命名为X相),此时,时效强化效果来自δ′相和X相.在X相...
研究了室温大气环境下欠时效态和峰时效态7055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并分别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欠时效态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慢,表现出较大的疲劳裂纹扩展抗力。而峰时效态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快,疲劳裂纹扩展抗力较小。用位错的平面滑移性和循环滑移可逆性解释了时效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欠时效态和峰时效态的疲劳断口均以穿晶为主。在疲劳裂纹的第二...
摘要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和DSC分析了Mg8Zn4Al0.3MnxRE合金时效析出过程及 其动力学,结果表明,未添加RE元素的Mg8Zn4Al0.3Mn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为:过 饱和固 溶体→细小弥散析出相→再结晶软化和析出相的聚集长大;添加RE元素的Mg8Zn4Al0. 3Mn 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为:过饱和固溶体→细小弥散析出相→析出相的聚集长大.人工时效后 ,与未加RE...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Cu-Cr合金微晶薄带, 经适当的时效处理, 可以在导电率不降低的前提下, 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晶粒细化和共格弥散析出强化所造成, 共格硬化效果与采用Gerold公式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 与常规固溶处理的Cu-Cr合金相比, 峰值硬度提高了1.6倍, 其中27%由细晶强化产生.
用TEM 观察了共析珠光体钢经真应变为2.89的拉拔变形以及不同温度时效后微观组织变化,并测量了不同时效温度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大变形珠光体钢在473K时效后获得相对于时效前更高的抗拉强度,在673K时效获得较均衡的强韧性能。组织观察发现,大变形中溶解的渗碳体在时效过程中弥散析出,分析认为碳化物的析出阻碍位错移动,使得宏观抗力增加,提高了该钢的力学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