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材料科学 NiAl相关记录72条 . 查询时间(0.155 秒)
连续纤维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是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本文对Al2O3(f)/NiAl复合材料的工艺、界面结合状况、改善措施及Al2O3纤维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评述.在已开发的最具代表性的各种工艺(扩散结合法,压力铸造,定向/悬浮区域熔炼)中,扩散结合法中的磁控溅射法对Al2O3纤维的损伤最少.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引入杂质使Al2O3(f)/NiAl复合材料的界面变得复杂,以及NiAlAl2O...
研究了NiAlNiAl-20Fe、NiAl-30Fe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11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NiAlNiAl-20Fe显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NiAl-30Fe的抗氧化性能却很差。从合金相组成探讨了NiAl-Fe合金的氧化机制。
测试二元NiAl合金、NiAl--Al2O3--TiC原位内生复合材料以及NiAl--Cr(Mo)--Hf共晶合金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 研究了磨损机制. 结果表明: NiAl材料的抗磨损性能与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成正比, 在磨损过程中硬质陶瓷颗粒能有效地传递应力和起到支撑作用, 减轻材料的磨损. 因此NiAl--Al2O3--TiC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最好, 在相同工况下其磨损率为NiAl--Cr...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和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 VCA) , 计算了Ag合金化( 浓度x<1.0%,原子分数,下同) 时完整与缺陷B2-NiAl晶体的弹性性质,并采用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 C12 -C44) 、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及其与体模量B0 的比值G/B0 等,表征和评判了Ag合金化浓度x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延性与硬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是无缺陷的理想NiAl晶...
本文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NiAl-Fe的超塑性行为及其机理. 结果合金的显微组织由β-NIAl相其体和γ-Ni无序固溶体相组成, 在1123-1253K, 1.04×10^-4-1.04×10^-2s^-1拉伸变形时, 表现超行为, 最大伸长率233%超塑性变形试样的断口呈韧性变形试样的断口呈韧性特征, 在断裂区没有空洞产生, 通过SEM分析发现, γ相在变形过程中发生碎化、β相存在动态再结晶.
用高能球磨机分别对含三种成分的Ni-Al50-x-Cox(x=5, 10, 20)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 Co的加入对合金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及产物有很大影响. Co含量变化使反应机制明显改变. 并同时得到不同的反应产物, 用DTA测定粉末最终产物的热稳定性, Ni-Al45-Co5, Ni-Al40-Co10粉末在加热过程中未发生相分解, 仍保持β-NiAl(Co)结构.
用热压放热反应合成和熔铸法及机械合金化加热压工艺,已成功制备出高温稳定性良好的内生颗粒增强NiAl基合金及纳米材料。搞清了相变规律、蠕变与断裂行为机理、界面结构及位错与界面的交互作用,分析确定了强化与韧化机理。在国内外首先发现NiAl及其合金具有超塑性,搞清了超塑性变形机理,已申报发明专利。NiAl超塑性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高温热压工艺制备NiAl纳米晶体材料, 并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NiAl的反应生成归结于机械碰撞诱发的爆炸反应机制, 采用高温热压工艺可制备接近完全致密的纳米晶NiAl块体材料. NiAl纳米晶体材料的室温强度和塑性都高于铸态NiAl, 纳米晶NiAl的高温强度依赖于应变速率, 变形受扩散机制控制.
少量的Hf(0.5%)加入到定向凝固的NiAl-Cr(Mo)合金中, 会产生Heusler相Ni2AlHf, 该相呈网状分布在NiAl/Cr(Mo)相界面区域, Ni2AlHf与NiAl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但有时也发现二者存在立方-立方取向关系:「111」NiAl∥「111」H, (101)NiAl∥(202)H, 并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片分析了是面的精细结构.
利用TGA, XRD, SEM对铸造β-NiAl和NiAlY合金以及溅射NiAl微晶涂层在1000℃空气中的恒温及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三种的恒温氧化动力学均近似符合抛物线规律, 氧化过程中都有相变发生, 微晶化能够促使细小, 紧密. 单一完整的α-Al2O3氧化膜形成, 同时微晶化与添加稀土元素Y均明显提高循环氧化过程中氧化膜的粘附性.
利用高能球磨机对不同Cr含量的Ni50-Al50-x-Crx(x=5, 10, 15, 20, 25)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 采用XRD, SEM, TEM和DTA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合金元素Cr替代Al后对NiAl机械合金化过程及产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能球磨显著扩大了Cr在β-NiAl中的固溶度, Cr含量的增加使反应机制发生变化.
利用高分辨电镜(HREM)及场发射电镜纳米尺度成分分析技术(EDS分析)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和真空热压技术制备的纳米NiAl块体材料的微观结构. HR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形成第二相粒子Al2O3分布于NiAl晶粒内部或边界上, 分布于晶粒边界上的Al2O3对晶界起钉扎作用, 有效地抑制晶粒长大;此外, 观察到纳米晶粒间存在无序区, 这些无序区也是抑制晶粒长大的一个因素.
研究了NiAl-28Cr-5Mo--1Hf合金在1000--12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构成,并含有Cr2O3和少量HfO2.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氧化产物的微观组织及成分,并从合金相组成探讨了NiAl-28Cr-5Mo--1Hf合金的氧化机制.
研究了共晶NiAl-9Mo合金的超塑性行为及其变形机制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由NiAl以及NiAl和α-Mo共晶体组成.在1323-1373 K温度区间,以5.55×10-5-1.11×10-4s-1的应变速率拉伸变形时,表现出超塑性行为,最大延伸率达到180%,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达到0.56.超塑性的变形机制为初生NiAl基体的晶界滑动,断裂起源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孔洞.
利用恒载荷试样和WOL试样研究了Ni3Al+NiAl双相合金中氢致裂纹形核的规律以及氢致滞后断裂归一化门槛应力σc/σf与试样中可扩散氢含量WH0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致裂纹择优在NiAl相中或Ni3Al/NiAl相界面处形核扩展;Ni3Al能阻碍氢致裂纹扩展恒载荷实验表明,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可扩散氢含量的对数线性下降,即σc/σf=0.58-0.042ln WH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