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气候学 系统相关记录155条 . 查询时间(5.625 秒)
本文系统分析了参与IPCC AR4 “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的23个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1950~1999年冬季(JFM)北极涛动(AO).结果表明,在22个模式中,AO模态都表现为北半球中高纬大气年际变率的第一模态.不过,18个模式模拟的AO模态在北太平洋地区表现偏强,有两组模式结果均表明,提高模式的水平分辨率能够克服此偏差.所有模式模拟的AO指数均未出现与观测相当的增强趋势,只有两个模...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气候海面变化数据集建设。
利用1996~2006年(无2004年)10年6~8月地球静止卫星高分辨率逐时红外亮温(简称TBB)资料对夏季中国及周边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CS)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同已有文献中使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的雷暴日数分布以及低轨卫星观测的闪电资料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低于-52℃红外亮温的统计特征可以较好地展现该地区夏季MCS时空分布的基本气候特征. 该地区夏季MCS的总体分布...
2007年3月21-22日,欧盟FP6合作项目“System for Observation of Halogenated Greenhouse Gases in Europe and Asia(SOGE-A)即欧亚地区卤代温室气体系统观测”暨国内配套项目“中国气象局2006年气候变化专项重点项目-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卤代温室气体观测研究(CCSF2006-4)”工作会议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603会议...
2006年10月29日报道: 近日由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专家论证。
2006年7月12-13日,中国气候观测系统计划实施方案设计会议在北京召开。CCOS项目联合设计组负责人徐祥德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科技部基础司叶玉江副司长、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巢清尘副司长、CCOS专家组组长与联合设计组负责人张人禾院长以及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气象...
由我院王辉副院长负责的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重点项目“气候系统模式创新研究”-海洋/海冰模式课题组于12月16日上午在801会议室召开课题进展研讨会。会议由王辉副院长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科技处孙效功处长、邓海滨以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北京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由气科院王辉副院长负责的气候系统模式-陆面模式课题组于12月1日上午在气候系统研究所会议室召开课题进展汇报会。课题组成员郭晓寅、刘建栋 陈军明、张正秋、蔡旭辉等对“青藏高原下垫面类型研究”、“陆面植被光合作用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GRAPES模式的耦合”、“SSiB与GRAPES耦合”、“大涡模拟”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汇报。王辉副院长、科技处处长孙效功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有关专家听取...
介绍了我区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综合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研制情况。该系统具有数据库的查询、气候诊断、相关分析、图形图像生成、统计计算、气候模式预测、预报质量监控、会商演示环境等功能,其特点是系统集成性好,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功能多,用户交互美观,操作简便。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7月18日在第二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上说,近百年来已经发生的全球变暖对中国生态系统已产生了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秦大河指出,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零点一至零点二米,主要归因于南极和北极格陵兰等陆地冰的融化;中国现代冰川也出现退缩现象,冰川面积从小冰期至今的三百余年间已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七;与全球变暖密切...
新华网香港2月20日电 香港天文台开发了全球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自2005年底在香港国际机场投入运作后,不断扫描飞机航道,并即时为机场升降的航机提供警报。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卫翰戈在20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的开发成功,是香港天文台科研成果与用户紧密合作的结果。这是世界上首个应用激光科技在机场探测风切变的业务运作系统。 据悉,香港天文台开发的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主要...
5月15日,随着色季拉山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中西坡海拔最低的林芝县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开工建设,“藏东南色季拉山立体气候观测系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此项目是西藏气象部门首次开展的立体气候研究项目。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观测站建设、信息采集和资料处理系统建设、资料应用研究系统建设、系统维护和保障建设四个部分。项目建设对色季拉山区域立体气候特征与高原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对...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实施25年为气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气候预测能力不断增强,开展多种时间尺度的天气预报成为可能。WCRP适时提出了面向未来10年的新战略框架——COPES,即地球系统的协同观测与预报体系。分析了COPES提出的背景,介绍了COPES由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负责牵头、各研究项目和活动协同参与的组织形式以及WCRP当前的研究格局。WCRP将围绕COPES这一主题,开展观...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实施25年来为气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气候预测能力不断增强,使开展多种时间尺度的天气预报成为可能。WCRP适时提出了面向未来10年的新战略框架——COPES,即地球系统的协同观测与预报体系。分析了COPES提出的背景,介绍了COPES由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负责牵头、各研究项目和活动协同参与的组织形式以及WCRP当前的研究格局。WCRP将围绕COPES这一主题开展...
摘要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气候变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巨大,揭示 这一作用对于精确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综述 了此领域近十几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主 要内部机制及其过程,简述了相关模型的发展及其主要应用,并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主 要体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