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物理化学相关记录17711条 . 查询时间(2.736 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和王征飞教授团队合作,提出拓扑量子催化新概念。研究人员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打破拓扑材料时间反演对称性,为揭示催化反应中的拓扑表面态“开关”效应提供了确凿的实验证据。相关成果以“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opological Catalysis for CO2Electroreduction”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J. A...
金属纳米团簇是由数个到几百个金属原子聚集而成的超小纳米粒子,其核尺寸通常小于3纳米。在这个尺寸范围内,物质从微观原子/分子状态转变为宏观凝聚态材料,因此金属纳米团簇往往呈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特性使得金属纳米团簇在光学、电化学、生物以及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的明星成员。在催化领域,金属纳米团簇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如超小的尺寸、较高的比表面、丰富的表面位点等,尤其是确定的原...
汪东亮,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材1部。担任Chemosphere、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等杂志特约审稿人、获评江西省科学院院刊《生物化工》2022年度杰出审稿人。指导学生获2022年(第四届)全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特等奖。主要从...
列培羰基化反应(Reppe carbonylation,氢酯化反应)是制备羧酸酯的重要方法,常使用钯和钴催化剂。其中,钴全球储量丰富,相较贵金属价格低廉,受到科研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烯烃的氢酯化反应需要使用八羰基二钴作为催化剂,该化合物易分解、制备条件苛刻。廉价易得的钴盐相较八羰基二钴具有明显优势,实验室规模的氢酯化反应常使用钴盐搭配金属粉、金属氢化物等强还原剂,原位生成羰基钴活性物种。然而,强还...
2024年2月28日,核能安全所科研人员在低活化高熵合金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低活化高熵合金(HEAs)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而被认为是先进核能系统的新一代候选结构材料。然而,潜在的巨大成分空间给低活化HEAs的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试错法难以满足HEAs的成分设计需求,而经验参数法主要...
2024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汪国雄和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安庆大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低浓度CO2直接电解高效制CO,为工业废气中CO2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绿氢制备技术属于前沿低碳技术。这一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是构建高效、稳定且低成本的太阳能驱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薄膜(即人工光合成膜,又称人工树叶)。该领域常用的薄膜制备技术因制备环境苛刻或成膜质量差,所得薄膜往往难以满足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实际应用需求。
2024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523组)汪国雄研究员和高敦峰研究员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安庆大教授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低浓度CO2直接电解高效制CO,为工业废气中CO2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2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滕怀龙教授带领的绿色农药合成团队在国际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Photoenzymatic Nanoreactor for Asymmetric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of Secon...
甾体作为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在医药健康等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9,10-开环甾体(9,10-secosteroids)是一类重要的亚家族,主要来源于海洋柳珊瑚,具有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相关蛋白激酶等多样的生物活性。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多个团队密切合作,报道了一种化学-酶催化的合成策略,从易得的甾体底物出发通过3~8步便可简...
氢气具有热值高、清洁、可再生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能源”。相对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制氢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驱动的电化学技术,直接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未来通向“绿氢经济”的最佳途径。其中,直接海水电解因无需依赖淡水资源成为理想的绿色制氢方式之一,但高成本以及海水腐蚀带来的催化剂失活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海水分解反应的本质来说,阳极析氧反应(OER)面...
2024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吴灿荣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Prostacyclin Receptor by Anti-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Drugs的研究成果。该...
零压缩是一种罕见的力学现象,它能够在静水压力环境下展现出一个或多个轴向尺寸的稳定性。与一维零压缩材料相比,二维零压缩(即零面压缩)材料不仅拥有更高维度的机械稳定性,同时能够在依赖于通量面积的信号传输中得到应用。
旋转异构体由于相近的自由能和较低的旋转能垒,其分离和观测长期以来都是有机立体结构化学的一大挑战。近期,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系统材料学研究部章跃标课题组发展了动态共价有机框架(dynaCOF)新体系,通过客体分子诱导和稳定化,结合冷冻三维电子衍射和准原位同步辐射粉末衍射技术,成功实现了首例COF旋转异构体的原子级观测及其演化规律的跟踪。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
在化学合成和药物开发领域,半缩醛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原子。传统化学合成中,半缩醛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局限于醇和醛/酮之间的加成反应,或通过金属催化剂还原内酯获得。此外,合成手性半缩醛立体选择性控制也是一个挑战,通常需要设计特殊的手性配体催化剂才能实现。尽管酶催化在许多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通过酶催化合成半缩醛一直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