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理学 铜相关记录1153条 . 查询时间(0.249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团队建立了高精度的铜—锌同位素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与国外同行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精确地测定了硅酸盐熔体和金属熔体之间的铜和锌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及其制约月核的成分和形成过程。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地球化学刊物《地球化学远景通讯》上。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副教授团队于2019年10月24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目为“Glaser偶联反应中分离的复合的Cu(I/II)簇合物”(A merged copper(I/II) cluster isolated from Glaser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u/O2催化体系中的关键中间体结构。铜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其常见氧...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承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等科学技术史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届会议,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副院长章梅芳教授、陈坤龙教授,李延祥教授、刘思然副教授、晋世翔博士、岳丽媛博士等十几位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团队出席了会议。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与林坚团队合作,在《美国化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 “Copper-triggered bioorthogonal cleavage reactions for reversible protein and cell surface modifications” 的论文, 报道了基于...
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是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理论研究上的困难在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中单占据条件所导致的强关联效应。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可以用t-J模型进行描述,而上述的单占据条件则体现于t-J模型中的Gutzwiller投影算符。重整化平均场理论(RMFT)是一种处理这类由Gutzwiller投影算符所导致的强关联效应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亮副研究员、关晓武研究员主编《铜与古代科技》一书,作为“铜文化书系”丛书之一种,2018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获得2018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作者包括华觉明、李伯谦、谭德睿、刘庆柱、唐际根等。《铜与古代科技》一书,聚焦铜元素本身,从科技史和科技考古两方面介绍铜的基本特征,讲述古代科技文明与铜的运用,多侧面讲述铜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以及铜与其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研究员主编的《图说中华铜文化》(与谭德睿研究员合作)一书,作为“铜文化书系”丛书之一种,2018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获得2018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作者包括关晓武、李亮、李伯谦、刘庆柱、唐际根等。《图说中华铜文化》一书,由总序、序、前言、目录、正文、后记组成,共8章,含图片400余幅,文字60余万。其中正文部分包括铜石并用时代和夏代,商...
近日,我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1101组)韩克利研究员团队揭示了低维全无机铯铜卤化物纳米晶动力学机理。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以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子性能在各种光电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这类材料特殊的结构可调性使它们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晶体结构:从三维网络、二维层状结构、一维链状结构,到最终在分子水平上形成零维的孤立结构。虽然三维和二维金属卤化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维和零维金属卤化物至...
化学化工学院龚磊课题组在可见光驱动手性铜催化非环亚胺的不对称α-胺基烷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Phot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α-aminoalkylation of acyclic imine derivatives by a chiral copper catalyst”于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19, 10,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靳常青与合作者长期开展铜基超导材料新结构的设计和高压合成,研究对象集中在铜和碱土氧化物体系,这是能够形成铜基超导基本结构的最简单化学组分。选择这个简单组分的独到之处在于既可聚焦产生铜基超导的核心要素,又可回避铜基超导材料在常压制备需要的稀土、铋、汞等昂贵和有毒元素,有助于新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拓展。运用高压高温制备技术,他们相...
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氨基生物炭作为覆盖材料,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研究了上覆水不同pH及水流扰动条件下Cu(Ⅱ)、Pb(Ⅱ)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原位释放特征,以及氨基生物炭对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0 r/min或100 r/min水动力条件下,可移动态重金属离子有不断由沉积物向其他介质扩散的趋势,1.81 kg/m2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毛亚晶、研究员秦克章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研究员Steve Barnes等通过同步辐射和M4 Tornado XRF面扫描分析,深入研究中亚造山带黄山铜镍矿床的斜方辉石内部结构,发现该矿床的斜方辉石普遍发育铬元素环带。铬元素环带以内部扇形分区环带与外部正反环带为特征(图1),指示斜方辉石至少经历了早阶段快速生长和晚阶段缓慢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浆作用与成矿学科组助理研究员魏博、博士后曹勇华和研究员王焰选取中亚造山带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开展了橄榄石-尖晶石氧逸度计定量计算工作,矿石和围岩地层中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LA-MC-ICPMS分析及全岩C同位素分析,提出中亚造山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母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成矿母岩浆达到硫化物饱和与地壳中还原性的有机物质加入有关,成矿不一定需要地...
探讨高镁火山岩形成机制及其与斑岩成矿相关岩浆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可为揭示斑岩矿床深部源区特征、岩浆演化及动力学背景提供新的思路。北方造山带东部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复合造山及成矿作用,但不同构造体制间复合叠加的表现形式、时空关系、构造体制的转换时限及其与成矿作用间的耦合关系尚不明确。基于这一科学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东部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深...
探讨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融合蛋白(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4-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fusion protein, PTD4-Cu,Zn-SOD)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的保护作用。 方法 按完全随机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