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戏剧文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中国戏剧文学相关记录230条 . 查询时间(1.076 秒)
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             < 2007/11/5
思想领域没有真空,感情领域没有真空,人民的心没有真空,表达人民心声的文学也没有真空。因此盛世有文学,衰世有文学,甚至在外国侵陵和统治下也有文学。
一经过增订之后的《唐戏弄》是一部八十六万字的巨著,对于唐代有关音乐、舞蹈、戏剧等种种艺术形式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收录得相当详尽,对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自有其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资料究竟是否都完全可靠?究竟应该如何去分析研究?作者任半塘先生所使用的辨析方法值得商榷之处也是很多的。首先,作者在书名问题上是作了慎重推敲的,他不称之为《中国戏曲史》或《中国戏剧史》,
改编作为一种获取题材的创作方式,在中外戏剧史上都有着各自民族的传统。但在中国话剧史上,改编外国戏剧却远远超出了一般创作学上的意义。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心,进步的话剧工作者在改编时都尽力灌注现实的感受,从而使作品成为作者戟刺社会的投枪。这种特点在抗日战争时期,“孤岛”及完全沦陷后的上海戏剧舞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险恶的政治环境的限制,既然取材于抗日现实进行创作比较困难,那么改编外国戏剧...
上海近代的戏剧文学遗产             < 2007/11/2
一般人往往以为上海是一个新兴的大都市,戏剧文学的遗产不多,其实不然。现在上海市的幅员大致与明清两代的松江府相似,而松江府所属各县以及嘉定等地戏剧一直很繁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戏剧演员的传记《青楼集》就是松江人夏伯和写的。至于剧作家,如范文若、黄图珌、周稚廉等还都是作品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他们的作品都已被收入《古本戏曲丛刊》而影印问世了。
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的文体风格的观照与分析,从形式和成因两方面揭示出其作用于读者审美接受过程的“戏剧性特征”,认为《世说新语》“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此。
硬伤——历史剧不能承受之重      历史剧       < 2007/8/29
魏炜在《中国电视》2005年第4期撰文认为,历史剧中的硬伤可以方能为两个层面,一是历史常识性错误,对基本史实的错误呈现,对受众有明显误导影响的创作,如张冠李戴,官职地名出错等;二是渗透着创作者对历史事件,人物主观情感的,与既有历史结论不仅相同的再阐释,再剧中主要表现为对“人性化”表现及人物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历史事件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物设置的自由发挥。就目前而言,前者多时贻笑大...
“围殴”刘心武是一场闹剧      刘心武       < 2007/8/29
薛涌在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撰文批驳了胡文彬对刘心武的指责。他认为胡文彬搞乱了两件事:一是学术的准入资格,一是中央电视台的准入资格。他指出,学术事实上确实是少数人的事业。但是,衡量学术的标准,不是像胡文彬说的那样要算工作小时。“一个人看了《红楼梦》,发表一些意见,”怎么就不可能是学术呢?如果一个人特别有文学的感觉,一下子抓住这本小说...
善恶报应在中西悲剧中的不同命运           < 2007/8/29
何辉斌在《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发表文章《善恶报应在中西悲剧中的不同命运》。文章认为,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典悲剧都离不开善恶报应,而西方悲剧从亚里斯多德开始一直是反对善恶报应的,虽然英国的T•莱默曾提出报应学说,并称之为“诗的正义”,但这一理论并没有获得多少人的支持,甚至被人看作是最蹩脚的规则。为何中西悲剧会有这样的差别,该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
我看“围殴”刘心武这场闹剧      刘心武       < 2007/8/29
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堕落,以《红楼梦》为标志。 《红楼梦》写的是一位知识分子(石头)补天不成,转入尘世,无法认同被儒化、功名利禄化、情色化的现实,最终离家出世的故事。 它是中国文化不可救药的宣言书,它是中国文人无补于世的大纪实,它是封建体制下知识分子苦闷无聊的心灵写真集。 当知识分子(补天之石)转入红尘之时,他已完成了第一次堕落。(肉身) 当知识分子们把它当作情色小说...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考察先锋派戏剧在当代西方的发展,归纳出原始主义(Primitivism)精神特质在其中的三个表现特征:表演性、仪式性和狂欢性,并指出追求纯戏剧(PureTheatre)是先锋派戏剧回归原始的最初动因,而对当代文明的反抗以及对超验世界的渴求,是导致先锋派戏剧乃至整个先锋派文艺中原始主义倾向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先锋 原始主义 表演 仪式 狂欢化   1878年,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
一个封建王朝的悲剧           < 2007/8/29
读罢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后,掩卷沉思,浮想联翩,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不时地袭向心头。 作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重头作品的《张居正》,洋洋洒洒140万字,可谓是鸿篇巨制。但这么长的作品,读起来并不感到沉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环环相扣,给人一种阅读的享受。 《张居正》一书主要描写了在万历皇帝登基后,作为首辅的张居正在实践自己富国强兵理想中的10年风雨历程。张居正担当首辅...
曹禺: 悲剧有滋味 人生不是滋味      曹禺       < 2007/8/29
虽然我们很难将曹禺与莎士比亚进行对比,但至少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他们都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当许多名噪一时的显赫之作逐渐被淡忘的时候,曹禺却还在新生。 《雷雨》决定了我后来的生活 直到上中国现代文学课的时候,才第一次听到曹禺的名字。看到同学们谈论《雷雨》、《日出》的兴高采烈,我在羞愧中悄悄阅读完刚刚修订出版的《曹禺剧作选》。 我其实很难理解曹禺剧作所描述的世界,但是,剧本中语言的精妙、结...
数码技术与戏剧:世纪之交的走向      戏剧       < 2007/8/29
传统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成果。尽管如此,进入电子时代以后,由于与新媒体相适应的新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昔日门庭若市的剧院几乎可以说是风光不再。数码技术给传统戏剧带来了危机,促进业界中人反躬自省。“与我们同步进入21世纪的科技、电脑、激光、医学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相形之下,我们戏剧文化的现状,真是令人不安。”[1]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戏剧教授理查德·尼克尔斯所述,“如果说2...
摘  要:欣赏悲剧能引起人强烈的情绪波动,同时也促使我们去冷静地思考生命、生存之本质。故悲剧一方面能宣泄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另一方面能触发人强烈的生命力感。它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悲剧作用于人类的力量。  关键词:宣泄;净化;情绪;生命力感  现实世界的文化困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并一起生长的孪生姐妹就象再也回不到野蛮一样,人们再也躲避不开文明带来的种种或久已存有或刚露端倪的生...
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香港电影中,周星驰及周星驰电影无疑是一个亮点。从主演《赌圣》开始,到后来出现的《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等,无不取得高额的票房成绩,难怪香港的《电影双周刊》在1996进行的“香港历来100部最卖座电影”①的统计中,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就占据10部之多。但是,仅仅以经济尺度来丈量周星驰是远远不够的。稍前兴起的被命名为“无厘头”的喜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