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森林病理学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5.03 秒)
为明确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不同无性系苗期炭疽病发生情况及其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为香花油茶苗期炭疽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行线取样法,对27个香花油茶无性系苗期炭疽病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对炭疽病病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所获菌株进行致病性及致病力测定,明确各菌株的致病力等级。结果表明,2019—2021年,不同无性系炭疽病...
技术概述:以现代植物病害流行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病害流行规律、胶树群体病害严重度对干胶影响规律,以及便于云南山地作业的防治新技术。该项技术克服和纠正了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盲目性和生产上常规防治技术的观念,提高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是一项将白粉病控制在产胶量最高,胶果大量减少,显著抑制季风性落叶病和降低割面条溃疡病的新技术。应用该项技术指导防治橡胶树白粉病,可以减少施药次数的用药量,从而减...
松疱锈病简介     松疱锈病  五针松疱锈病  五针松干锈病       < 2023/11/16
松疱锈病又称五针松疱锈病、五针松干锈病,通常以五针松受害最为普遍而严重。从幼龄幼苗到成熟林分均可感病,但以20年生以下的中幼林感病最重。严重发病林分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感病红松当年松针长度减少30%,颜色变浅成灰绿色或无光泽,绝对干重减少27%;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树高显著降低,仅为健树的3/5~4/5,且逐年递减使树冠变为圆形,3~5年后干枯死亡。西南地区的华山松人工林感病后,轻病...
橡胶树病害综合防控与抗病种质基因功能挖掘团队,研究方向:1、橡胶树病害智能化监测及综合防控。2、抗病种质筛选、鉴定及基因功能挖掘。3、农药吸收、转运、代谢等研究。4、病原菌抗药性机制研究。
夹竹桃(Nerium indicumMill.)为常绿直立大灌木。其花大艳丽,花期可达半年,常用于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湖旁美化绿化。因其具有耐污染、抗辐射、环境修复能力强等特点,冠有“绿色吸尘器”、“环保卫士”之称。夹竹桃丛枝病是夹竹桃主要病害。发病初期,主梢生长停滞,腋芽或侧枝大量萌发,继而节间缩短、变粗,在肿大的枝条基部抽出大量粗而短的丛生枝条,形成典型的丛枝状,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森林病理学科组主要从事我国森林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利用面向全国重要森林生物灾害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条件,组建一支全国性的森林保护学团队开展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以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和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的规划和负责实施、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积极争取、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依...
植物病原与病害管理学科组研究方向:主要承担全国范围的森林植物病原与病害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技术咨询和服务任务,重点开展泡桐丛枝、枣疯、板栗黄化皱缩植原体等细菌病害、松材线虫、根结线虫等线虫病害、林木病毒病等的基础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学科组具备较完备的微生物和线虫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致病性测定、分子鉴定等配套设备。
许多强致病性植物病原菌在树木死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往往由于与其伴生媒介昆虫的危害性而被人们忽视。云杉大小蠹是一种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的针叶树害虫,2022年年来对青藏高原的云杉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威胁生态安全。伴生长喙壳真菌被认为在小蠹虫的生存和为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云杉大小蠹的伴生长喙壳真菌区系研究几近空白。
【目的】分析矿质元素与“恭城水柿”(Diospyros kaki Thunb.)顶腐病发生关系,为顶腐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1个恭城水柿顶腐病发病柿园中果实、叶片及土壤N、K、Ca、Mg、Mn、B含量,运用多重比较、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矿质元素及其比值与顶腐病发生关系。【结果】随顶腐病发病程度加深,叶片钙浓度显著降低。发病率与叶片硼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
Juniper forests grow in mountain areas and many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 in their sampling. Sector sampling as an unbiased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was tested for the sampling of a 12.5-ha junip...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是由林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受中国林学会领导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二级学术团体,l979年6月成立,目前已经换届7次,本届委员会为第八届。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在中国林学会的直接领导下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服务、国际合作、科技推广、技术认证、科教奖励、展览展示、书刊编辑、成果鉴定、专业培训等。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可引起杨树炭疽病的59株胶孢炭疽菌和4株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9株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的EC50值范围分别在0.037 1~0.130 1、0.102 5~1.680、0.069 1~1.917及3.053~38.59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分别为(0.066 4±0.013 1)、(0...
Phytophthora alni is responsible for a devastating disease in alder an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riparian and alder carr ecosystem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find na...
The winter survival of the invasive pathogen Phytophthora alni subsp. alni in black alder stems was studied in the bankside alder stand of the Moravská Dyje River in southern Bohemia after two very di...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the identified pathogenic races E1, E2 and E3 of the leaf rust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on some growth traits and biomass yield in the species Populus nigra. A fi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