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88条 . 查询时间(3.189 秒)
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啤酒原料种植基地之一,其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啤酒花生育后期雨水稀少,所产啤酒花色泽黄绿,香味浓郁,á-酸含量高,品质优异,霜霉病难以大面积发生,适宜啤酒花生长。河西走廊种植啤酒花已有40多年历史,种植品种主要以“青岛大花”为主,香型和高甲酸品种少,且酒花纯度差,抑制了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发展。因此,亟需香型和高甲酸等特殊风味啤酒花种质资源及酒花纯度检测技术,积极开展啤...
负责甘肃-安徽甜叶菊联合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聚焦甘肃省乃至全国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金盏花、甜叶菊、甜高粱、甜樱桃、牧草、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和种质资源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引进选育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资源)。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和成果奖励申报,承接技术服务(咨询)和横向委托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面向国家南繁种业战略需求,“聚焦C4,兼顾C3”,重点开展南繁C4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创新利用,南繁单倍体育种与种业技术服务等研究。承担广东省南繁服务中心、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农业农村部广东甘蔗种质野外观测实验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三亚研究基地、全国甘蔗育种及杂交制种职能,提供种子质量、转基因生物安全与农产品检验检测、科学普及、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打造“南繁硅谷”。
甘蔗育种研究室立足于广东甘蔗产业需求,服务于全国,面向世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甘蔗育种研究队伍。致力于甘蔗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杂交制种技术、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优异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应用、健康种苗繁育与产业服务等甘蔗育种科学研究。构建甘蔗“育繁推服”全链条一体化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为甘蔗种业强“芯”,为国家食糖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玉米种业研究室研究室通过鲜食玉米品质、籽粒发育、微量元素含量及抗逆等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等创制特用玉米新种质。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分析鲜食玉米特有农艺性状的控制基因和调控网络,开发适用于鲜食玉米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重要分子标记等,建立双单倍体(DH)育种体系,加快培育鲜食玉米新品种。
大豆种业研究室面向国家生物育种发展前沿,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瞄准抗性(干旱、盐渍、温度、耐遮阴、耐酸等)和品质(高蛋白、高油、高异黄酮、多肽等)相结合的育种发展趋势,着重于现代育种技术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与应用,推动分子设计育种和产业链驱动的现代大豆育种人工设计,力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大豆新型育种研究中心和产业链创新基地。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科研成果新品种。
课题组现有固定科技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2人,高级试验师1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依托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6个,其中5个通过国家审定;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项,授权专利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
课题组现有固定科技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4人,助理研究员2人,有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依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先后选育出13个棉花新品种,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较大成就,选育出抗虫杂交棉鲁棉...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成立于1959年,是原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最早成立的研究室之一。本室现有固定科技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 4人具有博士学位。遗传育种室依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棉花特异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主要性状QTL定位和功能基因发掘研究。近10年来,共承担完成...
棉花分子育种研究室成立于2009年,是在分子育种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抽调原遗传育种研究室部分科技人员组建成立的新研究科室。本室现有固定科技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5人,有6人具有博士学位。依托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转基因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棉花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研究。
绿色农业研究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藜麦栽培育种、抗逆评价及饲料化利用等方面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引智引才、中央引导地方资金、省部级及地厅级各类项目30余项;2015年育成国内首个藜麦新品种“陇藜1号”,2016年相继育成“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等藜麦新品种;制定地方标准5项;申请专利8项;登记软著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得...
研究方向:春小麦种质资源创新、水地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选育、4E-ms体系杂交小麦研究、河西灌区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小麦产业开发、技术咨询服务。
研究方向:小麦抗条锈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利用。抗逆(抗寒和抗旱)抗条锈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小麦栽培生理、小麦旱作农业技术、小麦关键栽培技术、小麦抗条锈遗传等研究、小麦产业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
《超级杂交稻研究》,袁隆平院士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全书共分9章,分别论述了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的新进展,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遗传研究及育种策略,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超级杂交稻育种方法和途径,分子技术应用于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超级杂交稻的亲本繁殖及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以及超级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