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范蠡研究 张仲景研究 张衡研究 汉画研究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知识库 楚汉文化研究相关记录3216条 . 查询时间(1.979 秒)
悬壁、常青树。馆藏号:A0016。名称:悬壁、常青树。原石尺寸:纵80横252厚13。时代:西汉。出土地点:官桥镇 善庄。画面内容:画面左右格各一常青树与悬璧、中格中间一房、房两侧柏树。
汉画像石是艺术匠师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头上进行的艺术创作。它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其艺术特色拙朴自然、真趣盎然,反映了时代的气质和风尚。汉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它生动形象地刻画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汉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在江苏、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发掘清理出大量汉画像石、汉画像砖均有廉政文化,它给我们留存了许许多多汉代廉政的生动图像,是汉代廉政文化的真实记录。汉画像石中...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对盛唐诗人而言,建安文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创作典范,建安风骨对盛唐气象有着重要启迪,这早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常识。那么,对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人群体——建安文人而言,他们的创作典范又会是谁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建安文坛的创作队伍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其核心成员就是三曹七子一蔡这十一人,距离他们时代最近且成就最大的作家当属蔡邕...
汉画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海内外的艺术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不了解其背景与内容,就图式、丧葬、意义等方面的解释总是浅显的。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所著的《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讨论的正是汉画的历史背景与真实内容。全书总录211条故事,名为故事,实为研究,是对汉画内容来源的清晰梳理。
名称:垂璧。原石尺寸:纵72横241厚14。时代:西汉。出土地点:姜屯镇 庄里西。画面内容:画面左右各一垂璧。
名称:张弓射鸟。原石尺寸:纵69横79厚14。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官桥镇 善庄。画面内容:画面树两棵,树尖上有鸟,空中五鸟飞翔,两树之间三人,一人拉弓射鸟,二人指点什么。
名称:玉璧、常青树。原石尺寸:纵73横242厚13。时代:西汉。出土地点:姜屯镇 庄里西。画面内容:左右各两悬壁和一树中间一房。
名称:食蛇。原石尺寸:纵70横75厚16。时代:西汉。出土地点:鲍沟镇 赫寨。画面内容:一大力士双手操一条大蛇在吃。
名称:庖厨图。原石尺寸:纵68横80厚14。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官桥镇 善庄。画面内容:面为庖厨图像,一人烧灶煮东西,一人杀狗,横杆上挂有火腿,有码盘者和端盘者,主人凭几坐,一人跪迎三来客者。
名称:水榭垂钓、楼阁、六博。原石尺寸:纵67横259厚19。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官桥镇 善庄。画面内容:画面三格;左格上一人打击物品,一人观看,下一轺车右行,前一肩扛手拿棒者;中格一亭,亭檐上有鸟,亭下三人,中为一执盾者;右格垂钓。
名称:孔子与项橐、武士、射鸟图。原石尺寸:纵69横253厚14。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官桥镇 善庄。画面内容:画面三格;左格两老者,中一儿跪;中格二武士、一执刀,一挎刀;右格、射猎图,一树,上有鸟数只,树下四人,二人拉弓射鸟。
名称:阁楼、水榭垂钓、建鼓乐舞。原石尺寸:纵71横259厚17。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北辛 马王。画面内容:画面三格:左格水榭垂钓、下有一人划船;中格楼阙内奏乐;右格建鼓舞。
名称:西王母、伏羲女娲、乐舞。原石尺寸:纵71横260厚19。时代:东汉 出土地点:北辛 马王。画面内容:画面分为三格:左格:伏羲女娲手执规、矩及人物;中格西王母、九尾狐、玉兔捣药及人物;右格乐舞人物。
名称:楼阙、建鼓、乐舞图。原石尺寸:纵69横247厚16。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北辛 马王。画面内容:左格;建鼓乐舞;中格二层楼阁内人物拜会;右格双阙、二骑者伴一人而出,左右柱下各一门使。
名称:双阙、捧盾。原石尺寸:纵70横80厚17。时代:东汉。出土地点:北辛 马王。画面内容:双阙中一人捧盾,二人执棒而立,上有两鹤共衔一鱼在阙檐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