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相关记录498条 . 查询时间(1.271 秒)
小议“阴火上冲”     阴火上冲  中医       < 2011/1/10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则已。或热极而汗出也解。”这说明促成阴火的物质基础是下流肝肾的脾胃之湿,而其所以化为阴火,并使之上冲,关键在于“闭塞其下”,因为脾湿下流,在一般情况下,只不过是清阳下陷,只有在脾湿下流又兼有“闭塞其下”情况下才...
论辨证论治十法(1)     辨证论治  中医       < 2011/1/10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赵法新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提出辨证论治包括以下过程:审症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概称“辨证论治十法”。每一法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前五法为广大中医所熟悉、常用,后五法不是所有中医时时都能注意到。本版今起将赵法新对“辨证论治十法”的论述分次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路志正:百病皆由湿作祟     路志正  湿  中医       < 2011/1/7
六淫致病,历代医家皆有所论,而对湿邪则论述较少。然“湿”涉及范围甚广,含内、外、妇、儿等科,国医大师路志正潜心研究湿病30余年,系统总结继承了中医湿病理论和临床证治经验,发前人所未发,在理论和临床上抓住湿病要害,创新性地提出“北方亦多湿”论,弥补了叶天士之“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之论;提出“百病皆由湿作祟”的发病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过敏症型要分肺脾肾     过敏症型  肺脾肾       < 2011/1/6
过敏症型要分肺脾肾。
冬寒心悸找原因     冬寒  心悸       < 2011/1/6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其中心悸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医生常被病人问到是不是心脏有了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平常要注意些什么?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     经方  察机用药       < 2011/1/6
不同时代经方家经方应用的整体风格,一定是由其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决定的。
气海一穴暖全身     气海  中医       < 2011/1/5
俗话说“气海一穴暖全身”,气海又有“性命之祖”、“生气之源”的美誉。可以说,它是上天赐予那些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之人的宝贝。
中医应随证“更方”     中医  理论       < 2011/1/5
贵报2010年7月23日“中医临床研究面临的五大难题”一文认为中医“更方”,即处方的更换和调整原则是“效不更方”,并提出“在总结古今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某些病证的调方指征、药物加减范围及剂量增减幅度等”。对此,笔者认为,中医“更方”原则应是“随证治之”;“效不更方”是在保证治法与证候病机对应的前提下注重处方用药的连续性,和“药随证转”都是“随证治之”原则规定下的治疗措施,二者没有截然划分的...
莫让酒伤身       中医       < 2011/1/4
“酒,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在中国,酒不仅仅是一种食品,也是一味中药,更是一种文化;不仅是社交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等饮酒激发出奇思妙想的美谈。但是,经常饮酒、过度饮酒,就会损伤健康。”在近日河南省中医院举办的公益健康讲座上,王宇亮主治医师生动形象地总结了“酒友”们通常的感受,并介绍了中国的酒文化及酒与疾病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节,概称“辨证论治十法”。其中每一法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能否准确、完整地将之落实到每一个病案中,是诊疗成败的关键。试将“辨证论治十法”细化于书写现代中医病案中,为规范辨证论治、中医诊疗文书档案作参考。
喘证当分虚实治     喘证  分虚实治       < 2010/12/31
“喘证”是指呼吸不畅顺或困难,严重时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和不能平卧。如持续不解,可由喘至厥。本证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常为某些疾病的主症和论治中心。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等病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均属于“喘证”范畴。
喘证当分虚实治     喘证  分虚实治       < 2010/12/31
“喘证”是指呼吸不畅顺或困难,严重时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和不能平卧。如持续不解,可由喘至厥。本证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常为某些疾病的主症和论治中心。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等病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均属于“喘证”范畴。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多数医家以五行相乘相克理论来解释。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不全面,不能揭示其内在本质,难以正确指导临床,故略陈己见,恳请同道斧正。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     蛋白尿         < 2010/12/29
在医学上,含有蛋白尿的尿液统称为蛋白尿。身体健康的人,一般情况下,尿液中是查不出蛋白质的。如果尿中出现蛋白质,往往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在临床工作中,尿蛋白阳性的病例非常多见,但并非所有的蛋白尿都是由疾病所引起。健康人群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医学上常把这种蛋白尿称为功能性蛋白尿:
哪些药可引起中风       中风       < 2010/12/27
降压类药物: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降压心切,自己到药店购买药品,或超量服用,或把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致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导致脑部血供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这对于已有脑动脉硬化、动脉内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人,则很容易发生脑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因此,服用降压药,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遵循医生的意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