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辐射物理与技术相关记录350条 . 查询时间(1.928 秒)
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的冲击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LAM钢的塑。脆转变温度在-100℃左右,低于国际上其它几种典型的低活化马氏体钢;在室温和600℃时抗拉强度分别为668和334MPa,类似于EUROFER97的性能。约8μm的晶粒尺寸是CLAM钢具有较好冲击和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完全退火处理的Ti-Al-Zr合金表面注入不同剂量的N离子,并在pH值为10的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后,试样表面首先形成具有四方结构的ε-Ti2N,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四方结构的ε-Ti2N逐渐向立方结构的σ-TiN转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变化过程;N离子的注入能明显改善Ti-Al-Zr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且在注入8×10^16 ion/cm^2...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使用的玻璃微球经中子辐照后,产生辐射增强扩散效应,Ar在玻璃微球中的扩散性能显著改善,获得了常规加热加压扩散方式无法得到的扩散效果。而带电离子辐照玻璃微球后Ar的扩散性能却没有明显改善。研究了中子和其它带电粒子辐射增强扩散效应的差异。
由联苯四羧酸二酐和对苯二胺低温缩聚制备聚酰胺酸前驱体,经拉膜、高温酰亚胺化成功制备了气袋靶用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白光干涉仪和荧光光谱仪对薄膜和气袋靶进行了表征。经测量,薄膜的平均粗糙度为4.44nm、均方根粗糙度为5.34nm,薄膜装配后形成的气袋靶可承受0.1MPa的大气压。
基于光敏凝胶法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设计制作了ZrO2介质色分离光栅。使用白光干涉仪和椭圆偏振光谱仪分别测试了光栅的几何结构参数和折射率;编制程序计算了光栅的理论衍射效率;搭建光路实测了光栅在设计波长的分频效果,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波长为355nm的激光,光栅的零级效率接近70%,而对1064nm和532nm的激光,其残留约13%,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深入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与证据理论的辐射源识别技术。首先针对属性测度识别方法 中权重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多参数权重的思想,给出权重具体计算步 骤,同时简要回顾属性测度识别方法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D\|S证据理论进行多传感 器信息融合,给出识别算法和模型。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辐射源识别技术是实 用有效的,其正确识别率较高。
分析了在储存环中回旋的离子束与残余气体分子、 内靶和冷却电子束相互作用时的损失机制及相应的束流寿命,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实验环内靶模式, 计算了50—500 MeV/u 12C6+, 36Ar18+, 132Xe54+和 238U92+等束流在各种损失机制影响下所对应的束流寿命和总的束流寿命。 结果表明: 影响束流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与内靶分子(原子)之间的电荷交换及与冷却电子束之间...
在改进的传质池中通过在线检测草酸浓度,应用瞬时传质系数与平均传质系数,研究了各种方向及组合、不同电压、电极板形状与面积等条件下静电场对体系Cu2+-HDEHP-CCl4/H2O-H2C2O4伴随生成CuC2O4的传质过程特性。外场电压变化、电极面积可改变相间的传质速率,与传质方向成45°夹角的静电场作用对相界面传质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表明相间传质阻力结构或相间传质层具有各向异性。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Zn原子位置对ZnO电子结构的影响。Zn的位置变化导致ZnO晶体发生晶格畸变,使电子结构发生变化;能带结构、能态密度(DOS)、电子密度、Mulliken布居等计算结果分析表明:Zn原子位置在z轴方向改变后使得Zn—O键长缩短,Zn的3d电子与O原子的2p电子在-80~-05 eV区域的杂化作用加强,导致O原子的部分2p电子...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X射线辐照LY12铝引起的汽化冲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汽化冲量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汽化冲量随X射线初始能注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 keV软X射线,LY12铝的汽化冲量随着能注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计算结果与一些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对∑miui和∑pg(t)Δt两种方法计算原理的分析和对各计算量的监控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
介绍了一种变温辐照加速评估双极电路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的新实验方法,并对各种实验现象的潜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阶跃降低辐照温度的变温辐照法,不仅能较好地模拟双极运放电路实际空间低剂量率的辐照损伤,且比美军标的恒高温辐照法的总剂量评估范围明显增大,还可作为快速鉴别器件是否具有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的有效实验方法。
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长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的螺旋型Blumlein线由内导体(含磁体)、螺旋型中筒和外导体(含磁体)构成,该结构实现了螺旋型Blumlein线和Tesla变压器的一体化。通过对螺旋型Blumlein线的波传输过程分析,给出了慢波系数、开关闭合电流、用于描述形成线闭合开关处界面上波行为的变量因子等参数的计算公式。采用PIC软件对螺旋型Blumlein线的部分波传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慢...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腐蚀是影响核动力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热管的腐蚀以点腐蚀的危害最为常见。利用声发射仪器,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进行腐蚀实验时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腐蚀点进行了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传热管的点腐蚀经历3个阶段:发展期、平稳期和迅速发展期。声发射技术能比其它任何无损检测方法更早地发现传热管腐蚀损伤,可对蒸汽发生器的安全和运行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对中子和γ辐射具有相似灵敏度的组织等效电离室与对中子不太灵敏而对γ辐射灵敏的无氢电离室配对,组成双电离室探测器,测量反应堆混合场中的中子和γ剂量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给双电离室研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采用MCNP程序对组织等效电离室在不同条件下的γ射线能量响应、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文献参数比较,一致性较好。
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对两种CMOS反相器和一种CMOS存储器进行了长脉冲状态和短脉冲状态下的辐照实验,测量了CMOS电路的瞬时辐照效应规律,得到了CMOS电路辐射损伤阈值与脉冲宽度的关系,分析了CMOS电路在不同脉冲宽度下的效应差异。实验结果表明:CMOS电路的辐射损伤阈值随脉冲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0 ns的脉冲宽度辐照下,CMOS反相器4007和4069的闩锁阈值大约为150 ns脉冲辐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