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金属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金属学相关记录439条 . 查询时间(4.28 秒)
将经表面喷丸处理和未处理的TP304H钢管安装于锅炉再热器的高温段运行7474h后,对内壁氧化膜进行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喷丸处理可大幅度提高TP304H钢的抗水蒸汽氧化性能,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且氧化膜的粘附性提高。显微分析表明,氧化膜由双层结构转变为单一高Cr氧化膜层,外层Fe的氧化层消失。分析认为喷丸在管子内壁产生的剧烈形变引起晶粒细化和马氏体相变,在高温下促进了...
High temperature proton conductor (HTPC) oxides are attracting extensive attention as electrolyte materials alternative to oxygen-ion conductors for use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operating at ...
Th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and EDTA single extraction method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fractionation, concentration and bioaccessibility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of Fenhe reservoir in No...
Y 和Gd 在Mg 中表现出反常高的固溶强化效率, 这一现象与传统的弹性交互作用理论相矛盾.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合金元素Al, Zn, Y, Gd 对Mg固溶体中化学键的影响. 结果表明, Y 和Gd 在Mg 中反常固溶强化行为的主要原因是Mg-Y (Gd)和Mg-Mg 化学键的增强.
为了寻求Nb合金的强度和塑性的平衡,设计了以Nb基固溶体Nbss为主导相的Nb-xSi-6Hf-4Zr-2B-yTi(x=4,8;y=10,30;原子分数)合金,研究了Si和Ti对合金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由Nbss、Nb3Si和Nb5Si3等3相组成。4Si-(10,30)Ti合金铸态组织是Nb枝晶和分布在枝晶间的硅化物(Nb3Si和Nb5Si3),8Si-(10,30)Ti...
在应变速率为1.11×10−4~1.67×10−3 s−1、温度为248~523 K的条件下,对固溶态AZ91D变形镁合金进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拉伸应变速率和温度区间拉伸时,AZ91D镁合金在形变过程中发生动态应变时效(DSA)现象,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其拉伸曲线出现锯齿波,所对应的锯齿波类型分别呈A型及A+B混合型;应变速率敏感性系数为负值;且出现加工...
为研究双层Ni-P 合金镀层的高耐蚀性,通过改变络合剂组分和控制化学镀工艺条件,制备了3 种不同磷含量的镀层. 用XRD, EDS 和SEM 方法,对镀层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电化学方法和腐蚀膏法,分别测定了镀层的腐蚀电位和耐蚀性. 结果表明:不同的镀液成分和化学镀工艺使镀层的磷含量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随镀层中磷含量上升,镀层组织的变化从晶态到晶态+非晶态,最后到非晶态,使镀层的自腐蚀...
选取三点弯曲试样、采用$J$积分方法评价了GH690合金从室温到623 K的断裂韧性,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 GH690合金的断裂韧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室温层错能较低, 合金变形可以通过孪生协调进行, 而形变孪晶诱导裂纹扩展转向,延长了裂纹的扩展路径, 使合金表现为较高的断裂韧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层错能增加, 形变孪晶生成的机率降低, 裂纹扩展转向减少,导致合金...
对含有0.8%(质量分数)Mo的301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了压下率为0--52%的冷轧变形实验, 研究了不同变形量下合金室温拉伸性能、显微组织、马氏体含量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合金的加工硬化与变形过程中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密切相关, 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与压下率呈线性关系。当压下率为52%时, 合金组织中马氏体含量约75%, 抗拉强度达1700 MPa以上。添加0.8%Mo对合金起到轻微强...
对低碳钢在Ae3以上进行了单道次快速大形变量变形, 测定了材料在高温变形前后的室温拉伸曲线并观察其断口形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 低碳钢在Ae3以上的温度发生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是形成超细晶粒(3 μm左右)的主要原因。应变速率大于0.1 s-1时, 可诱导形成铁素体晶粒, 且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铁素体分数增加而晶粒尺寸减小; 当应变速率大于10 s-1时铁素体分数达到饱和, 晶粒尺寸的变化不大。与...
研究了Ti--2Al--2.5Zr合金的高温(673K)低周疲行为, 结果表明: Ti--2Al--2.5Zr合金的循环变形表现出初始硬化、随后软化和最后二次硬化的特征。在高温和较高应变幅((?εt/2)>$1.0\%)条件下, 材料的疲劳寿命高于室温下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变幅的提高, 高温673 K材料疲劳变形后形成的位错组态由位错墙逐渐演变成成熟的位错胞。多系滑移开动和塑性变形均匀性增强是高温T...
原位观察交变电流作用下纳米晶铜互连线的表面损伤形貌演化过程, 重点研究了交变热--机械载荷作用下硅基铜互连线的电致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铜互连线电致热疲劳寿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载流铜互连线表现出新的变形方式, 具有独特的电致热疲劳行为特征。在低电流密度(j<10 MA/cm2)条件下, 在电致热疲劳中应力控制的晶粒挤出损伤机制起主导作用; 而在高电流密度(j>10 MA/cm2)条件下,...
Conducting polymers hold significant promise as electrode coatings; however,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inherently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Blending or producing layered conducting polymers with oth...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铜基复合材料,在制动压力0. 5~1. 2 MPa 范围内,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研究了干、湿条件下,速度、压力与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在于载荷性质和第三体状态。在干摩擦条件下,处于低摩擦速度范围时,摩擦力的静载荷性质使第三体呈疏松状态,这增加了微凸体间的啮合程度而使摩擦系数处于较高值。随第三体致密性增加,其润滑作用增强,微凸体间的机械啮合程度...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方法制备4. 4 %TiCP/7075 铝复合材料,在基体合金的液-固两相区间(477~635 ℃) 的600℃ 分别保温 10、20、40、60 min,水淬固定其半固态组织,应用 Image Pro Plus软件测量平均晶粒尺寸,研究原位TiCP对二次加热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TiCP不仅使合金铸态组织直接转变为等轴晶组织,而且在二次加热过程中,对晶粒的长大行为具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