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昆虫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27条 . 查询时间(2.112 秒)
吸血昆虫通常在不吸血情况下,交配后依靠自体营养进行生殖的现象称自体生殖。本文首次报告我国中华白蛉存在自体生殖现象。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结果表明此种白蛉自体生殖的形成可能与该种白蛉腹节内蓄积着脂肪体有着生理性联系。
烟潜叶蛾在我国的分布一、向北分布的限界因子。
中华束腰(觧虫)的解剖     解剖  中华束腰       < 2008/5/20
中华束腰(觧虫)的解剖。
系统学和宏观进化(macroevolution)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有机体类群建立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即系统发育假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有机体类群有时提出根本不同的系统树。主要原因之一是化石记录普遍不足,一般不足以成为构建系统树的主要依据。其他原因有由普遍存在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和镶嵌进化(mosaic evolution)即异级度性...
卷期页码:第27卷 第6期 (2006年6月) P.655 文章编号:1000-0887(2006)06-0655-08 昆虫翼拍动中受载变形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鲍麟1,胡劲松2,余永亮1,程鹏2,续伯钦2,童秉纲1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北京 100049;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合肥 230027 摘要:昆虫翼拍动受载时发生被动变形,被看作为有...
卷期页码:第27卷 第5期 (2006年5月) P.533 文章编号:1000-0887(2006)05-0533-06 昆虫振翅飞行的数值模拟 程暮林1,苗文博1,钟长生2 1.北京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 100871;2.民航飞行学院 飞行技术系,四川广汉 618307 摘要:在非惯性参考系下对昆虫振翅扰动的二维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避免了计算中的移动边界困难,从而缩短...
摘要以亲缘关系极近的近缘种类群、中等距离的远缘种类群为对象,分析生物钟基因period的Thr-Gly区段的分子进化特征,发现Thr-Gly区段在果蝇和部分双翅目昆虫中未曾经历性选择和其他定向的正选择。Thr-Gly区段在果蝇nasuta亚群中的分子进化速率为10.4×10-9同义替换/位点/年。果蝇nasuta亚群的分化是最近1~3mya的事件。根据Thr-Gly区段序列重建的果蝇属的系统发育关...
摘要蝗总科8个科10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分析,比较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32bp的序列中,A+T约占70.4%,其中17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41.0%), DNA一级序列数据显示,该8科蝗虫间DNA序列变异丰富。用日本蚱作外群构建的NJ树表明:瘤锥蝗科较为原始,而癞蝗科与槌角蝗科关系较近,为比较进化的类群,蝗总科8...
摘要构建了球孢白僵菌不同诱导时间的混合cDNA文库。根据丝氨酸类蛋白酶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以构建cDNA文库同样的m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得到长度为594bp的片段BbP。序列测定表明BbP是球孢白僵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的一部分。以BbP为探针,从上述cDNA文库筛选得到长度为1557bp的克隆CDEP-1。CDEP-1含有一个1134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7个氨基酸、...
摘要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山西太原黄陵、山西临猗伍姓湖及山西雁门关两科4种蝗虫的4个等位基因酶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BIOSYS-Ⅱ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种群的苹果酸脱氢酶(MDH)都存在两个位点,中华稻蝗的MDH-1还存在两条亚带。在所研究种群中的MDH-1图谱中,一个中等迁移率的谱带存在于所研究的4个种群中。东亚飞蝗在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酶(ME)中存在两...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结合而起作用。以杆状病毒为载体在昆虫细胞中克隆表达了小鼠Ⅰ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I)基因。以NIH/3T3细胞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小鼠sIL-1RI的cDNA,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8B,将转移重组质粒与野生病毒AcNPV DNA共转...
本文对家蚕、野桑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等5种绢丝昆虫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40个引物中有27个引物能扩增出536个清晰且重复性强的条带,其中可变条带数为520个,单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在11~28之间,平均为19.9,各片段分子量大小在0.29~2.67kb之间。每个样本都能找出其独特的分子标记。家蚕与野桑蚕的遗传距离(D)最小,为0.3760;家蚕与蓖麻蚕的遗传距离(D)最大,...
三种螽斯科昆虫的核型研究     染色体  核型  螽斯科       < 2008/1/3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螽斯科3种昆虫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 2n♂=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暗褐蝈螽Gampsocleis obscura 2n♂=31也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华寰螽Atlanticus sinensis 2n♂=29第1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3 种螽斯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XX♀型。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基因的点突变,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本文重点综述了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作用。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免疫后存在于血淋巴中的一类活性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介绍昆虫抗菌肽的类型、生理活性、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