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进化学 细胞免疫学 细胞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细胞生物学相关记录1442条 . 查询时间(6.748 秒)
自噬是细胞应对营养缺乏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MTOR信号通路调控的主要生物学过程之一。2017年,Sabatini课题组报道了BMT2/SAMTOR能够感知细胞内SAM(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的浓度,在细胞缺乏SAM的时候,BMT2抑制MTOR信号通路,当SAM充足的时候,SAM则能够结合BMT2 避免BMT2对MTOR蛋白复合物的结合和抑制作用。
北京5月16日电 美国莱斯大学的生物工程师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新研究中,介绍了一种生物活性支架。这是一种完全来自脱细胞骨骼肌的可调电纺支架,可促进受损骨骼肌的再生。
2021年5月11日,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黄传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为“Bach2 attenuates IL-2R signaling to control Treg homeostasis andTfr development”。该研究发现在Treg中,转录因子Bach2能够直接抑制CD25(IL-2Rα)削弱IL-2R信号通路,调控调节...
2021年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王玉刚团队在国际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Ubc13 promotes K6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NLRP3 to activate inflammas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Ubc13通过催化NLRP3的...
以人类为代表的高等生物,进化出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利用同一套基因组遗传信息,分化出数百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以适应对复杂生长发育过程的需要。转录起始过程发生在几万种不同基因的高度多样化的启动子区。围绕这些启动子区,人体细胞产生极其复杂和精细的调控,如染色质重塑复合物BAF/PBAF剔除核小体暴露出启动子DNA使转录发生,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修饰动态调控转录因子和转录共激活因子招募,3D基因组背...
在细胞中,无论是胞内囊泡与细胞器还是胞外的分泌囊泡,大量膜蛋白可以在具有极高曲率的弯曲膜上 (曲率半径<50 nm)分布并维持其结构域,为了理解这些膜蛋白与高曲率膜的依存关系及其功能行为,人们亟需一种模型体系进行膜结构的仿生研究,而粒径大小精确可控的脂质体可以提供这样的理想平台(粒径与曲率成反比)。在现有的脂质体制备策略中,粒径大小的调控依赖于制备条件、均一化的处理方式及纯化方式等,但得到的脂质体...
代谢综合征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研究认为多器官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基础。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诱发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自身稳态平衡与细胞功能病变的调控网络探讨一直是该领域内高度关注的内容。α-硫辛酸是一个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的重要辅酶, 参与线粒体关键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同时也是一个天然抗氧化小分子。因其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葡萄糖摄取等效果,常...
在真核生物中,三种结构保守的RNA聚合酶(Pol I,Pol II和 Pol IIII)分别介导不同基因的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RNA。Pol I 定位在细胞核核仁中,主要转录rRNA;Pol II、Pol III均位于细胞核核质中,其中Pol II负责转录合成mRNA, Pol III负责转录合成tRNA、5S rRNA、U6 RNA等其他非编码小RNA。Pol III是真核生物中组成最为复杂的聚...
图2. MRISC位于肠道干细胞Niche底部图片是Rspo1-tdTomato小鼠结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显示MRISC(CD34+CD81+tdTomato+)(白色)位于肠道隐窝干细胞底部。
2021年2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团队联合基础医学院程金科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SIRT3-mediated deacetylation of NLRC4 promotes 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去乙酰化酶SIRT3通过使NLRC4蛋白发生去乙酰化修饰进而促进NLRC4炎性小体激活,...
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济民教授指导的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美月同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特性的英文综述《SARS-CoV-2: Structure, Biology, and Structure-Based Therapeutics Development》(SARS-CoV-2:结构、生物学和基于结构的治疗方法的发展)发表在中科院期刊分区2区期刊《Frontiers in Cel...
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济民团队青年教师王德平博士最新的研究成果题为《Silica nanomaterials induce organ injuries by Ca2+-ROS-initiated disruption of the endothelial barrier and triggering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通过Ca...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祁金顺教授团队与贺培凤教授带领的健康大数据团队进行的校内合作成果,在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会刊《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中科院期刊分区2区,影响因子:6.116)发表了题为《Trichostatin A ameliorates 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 patholo...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济民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德培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Top,影响因子:20.042)发表了题为《Diurnal oscillations of endogenous H2O2sustained by p66Shc regulate circadian clocks》(...
线粒体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G(ENDOG)是由核基因编码,主要定位于线粒体膜间隙,少量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蛋白质。前期的研究发现,ENDOG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从线粒体释放,进入细胞核进行染色质DNA的切割,促进细胞凋亡[1, 2]。此外,ENDOG还在细胞增殖[3]、DNA重组[4]、线粒体DNA合成[5]以及细胞应对氧化应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6]。研究发现,ENDOG也参与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