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构造地质学相关记录920条 . 查询时间(2.955 秒)
处于主动大陆边缘的巴兰三角洲地区,在构造格局上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其北部发育挤压应力作用下的NE—SW向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中部发育拉张应力作用下的NE向生长断层及其控制下的滚动背斜,南部为压扭作用下早期生长断层发生反转而形成的反转构造。针对北部挤压应力区收缩量大于中部拉张应力区伸展量这一现象无法用理想的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体模型来解释的情况,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应力特征及构造恢复结果的分析认...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两侧分别为墨脱剪切带和东久-米林剪切带,本文以墨脱剪切带为研究对象,从构造变形几何学和组构运动学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①剪切带不同部位的变形性质具有逐渐演化的特征,基于产状、变形性质及变质程度等的变化将其从南到北分为三部分:NE走向具右行兼上盘下滑性质的阿尼桥-希让段、近N-S向具右行走滑性质的旁辛-达木段及N(N)W向具右行兼逆冲性质的甘登-加拉萨段;②在墨脱剪切带内...
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西北部的南迦巴瓦复合体,是构造应力最强、隆升和剥蚀最快、新生代变质和深熔作用最强的地区。为厘定该地区早期的变质岩浆作用,本文对南迦巴瓦复合体北部的花岗片麻岩和混合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富钾的偏铝质花岗岩,具有岩浆弧花岗岩的成分特征。花岗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的环带结构,记录了487.9±1.6Ma的一期构造岩浆事件;混合岩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
长安矿集区内的碱性斑岩体(脉)是哀牢山-金沙江碱性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长安花岗斑岩脉、铜厂正长斑岩和长安冲正长斑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7.1±0.5Ma、35.8±0.4Ma和21.7±0.3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集区内新生代岩浆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碱性岩类,其高钾富碱富钙,以及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
拉斯曼丘陵(Larsemann Hills)位于东南极普里兹构造带的中部,研究该区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对于理解普里兹带的构造属性至关重要。通过对该区含石榴石镁铁质麻粒岩转石详细的岩相学观察表明,峰期前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由角闪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黑云母+钛铁矿±石英±磁铁矿组成,其峰期矿物组合(M2)为石榴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钛铁矿±磁铁矿±石英,而代表后期与降压有关...
不连续地质体(如断层)的自动检测一直以来都是叠后地震数据解释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尤其在三维情况中尤为重要.然而,大多数边缘检测和相干算法都对随机噪声很敏感,随机噪声衰减是叠后地震数据解释的另一个主要问题.针对构造保护去噪和断层检测问题,本文基于非平稳相似性系数完善一种构造导向滤波方法并且提出一种自动断层检测方法,形成了一套匹配的处理技术.该构造导向滤波既能够有效地衰减随机噪声又可以很好地保护地震资料...
基于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构造重建(或解译)与浅部地表过程模型在诠释盆-山结构与演化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应用.青藏高原东缘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山系统楔入冲断构造模型与浅部地貌建造(非)耦合的检验校正为米仓山造山带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提供了契机.基于稳态楔入冲断构造低温热年代学模型研究表明,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山结构带盆山地貌的建造和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特征具有...
微量注射器越来越多地用于转移微量液体,但是微量注射器中有机化合物的残留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易被忽视。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微量注射器中有机氯农药类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残留和清洗效果。结果表明,三个品牌的微量注射器清洗的难易不同,在选择微量注射器时应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满足实验要求的类型;正己烷清洗液的体积与稀释倍数成正比,原因在于0.1 mL、0.2 mL、0.5 mL和1 mL第一针清洗液洗出的化合物质量接...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全球构造与气候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是探讨构造与气候耦合及其对地貌塑造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研究区域在聂拉木地区长约45km、横穿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GHC)的剖面上,并进行系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代学测试. AFT年龄分为两组:一组位于聂拉木县城以北,年龄15~6 Ma,拟合的高程-年龄直线具有极缓斜率(0.05),计算得出0.27 mm/a的缓慢剥蚀速率;另一组位于聂拉...
三维三分量(3D3C)VSP是集井中地震、多波勘探为一体的地震勘探方法,因3D3C VSP资料既含有精确的深度信息又含有丰富的地层岩性信息,较地面地震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3D3C VSP特殊的观测方式,需要有特定的处理和解释方法。针对实测的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分析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特点,研究了一系列处理和解释方法,其中包括:选排、速度分析、动校正、层位标定、层位对比及叠前反演等,实...
本文通过适用于单层HTI介质的P-SV波近似反射系数(RPS)公式,对RPS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P-P波反射系数(RPP)进行对比;利用HTI介质中P-SV波近似反射系数公式推导出叠前单层HTI介质裂缝方位及密度反演公式,试验结果证明了文中的叠前P-SV波裂缝参数提取方法的合理性,并得出以下认识:①受HTI介质各向异性的影响,RPS随方位角的变化呈椭圆分布,并且椭圆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裂缝的发...
在对薄层干涉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地质模型对地震切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地震剖面本身,薄层砂体在地震切片上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和可检测性;②地震切片能够相对可靠地反映不同砂体的分布特征和物源方向,当砂体累计厚度小于1/4地震波波长时,均方根振幅与砂体累计厚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③某层砂体的“零值时间”地震切片不包含该层砂体本身的反射...
西湖凹陷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气侵分馏作用,但目前仅局限于定性描述。以平湖构造带孔雀亭气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包裹体和原油正构烷烃测试等手段,结合该区油气地球化学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孔雀亭气区气侵条件及主控因素,并讨论了气侵分馏作用对油气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高有机质丰度、生气持续的煤系源岩提供了充足气源,数量众多的断裂发育以及油气充注时间的良好匹配等地质条件,使得孔雀亭气区能够大规模发生气侵分...
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隆起区内。近二十年来,中外科学家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许多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但是年龄测定大多偏重于确定蓝片岩的变质年龄,蓝片岩形成后的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为了讨论: 1.裂变径迹数据有没有记录到阿克苏蓝片岩形成后快速折返至地表的信息?2.阿克苏蓝片岩剥露以后是否经历过再次埋藏和剥露,再次埋藏的深度和剥露的时间?3.蓝片岩的构造热演化过程...
为了直观、准确、定量地描述断陷盆地各个时期的构造活动强度,选取了底面曲率、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断层密度、断层落差面密度和不整合面剥蚀率5个表征参数,并将其对构造活动强度的显示结果叠加,从而提出了以构造活动强度为依据的构造区划。以饶阳凹陷为例,确定了构造活动强度定量划分标准:将饶阳凹陷整体划分为5个强构造活动区、3个中构造活动区和3个弱构造活动区,发现斜坡基本为弱构造活动区,背斜构造带为强构造活动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