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音乐 >>> 音乐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音乐学相关记录1291条 . 查询时间(4.078 秒)
主流已纳入人类学的范畴。该学科的学者“将自己视作人类学家,将这一学科视作人类学的分支。”他们“关注人类学的问题”,“试图将音乐结构问题……同人类学问题结合起来”,研究“音乐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音乐事象(event)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赖斯,1987),ethnomusicology已等同于anthropology of music(音乐人类学),在许多文章中两种名称常交替使用。纵观一个世纪以...
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雅克·勒戈夫在叙事12世纪西方知识分子[①]诞生的时候,明确把城市作为其历史的始端:在西方国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随着城市而诞生,因为,他在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城市里安家落户(勒戈夫:1996,p.4)。进而,在叙事14-15世纪间知识分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又明确把从大学成员到人文主义者作为其历史的终端:一种新型人物出现在文化领域的最前列:人文主义者[②],绝大多数大学成员通...
理查德·维戴斯(Richard Widdess),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英文缩写: SOAS)教授,音乐学士,文学硕士,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担任音乐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及南亚研究中心成员,研究领域涉及北印度艺术音乐;历史上的音乐在南亚;尼瓦音乐;音乐理论与分析。所担任课程:世界音乐分析:民族音...
一个时代的学术精神与其所对应的研究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约翰·凯奇之后,西方音乐领域出现了大量不同于以往的“新音乐”,如何对这些新事物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众人瞩目的思考点。本文试以“新音乐学”的学术精神为指导,以“简约音乐”为个案来对这一学术思维进行探讨。
2006年是莫扎特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特在此贴发这篇长文,以致纪念。在汉语文化界,似乎仍然有必要继续加深对莫扎特的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因为我们不断在专业人士的行文和爱乐者的谈吐中听到,莫扎特的音乐是“优雅、明亮、舒畅、动听”的代表。朗的这篇通论以雄辩而内行的笔调驳斥了这种被“洛可可-浪漫主义的有色眼镜”所歪曲的莫扎特“形象”。译者曾写过一篇短文“听莫扎特三境”(载《文汇报》2002年5月28日),...
2006年是全球性的“莫扎特年”。世界各地的乐人和乐迷,纷纷举行和参与各类活动,隆重纪念莫扎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降生于世,已经整整二百五十周年。 这位18世纪的奥地利人(1756-1791),跨越如此巨大的时空,在21世纪的当下,通过其音乐的鸣响,仍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其中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 可以说,这是莫扎特具有“当代性”的证明。每当他的音乐响起,我们总是感到,这音乐一点也没有“过...
音乐学术期刊应当以发扬学术、传播音乐文化为主要职能。应秉承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学术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办刊传统。在今天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国内众多音乐学术期刊发生本未倒置、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心态现象。导致其失去原有的文化承载意义,并逐渐走向泛化。直接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和音乐文化传播的进程。
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     白族  叙事歌  艺术特色       < 2016/3/10
白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其民族音乐遗产十分丰富,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从探索我国民间音乐特征的角度,介绍分析了白族音乐中民间叙事歌的形式及艺术特色,并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本短文拟从聂耳在音乐创作中关于对劳动群众的形象刻画, 揭示了聂耳的歌曲创作具有十分丰富、 生动鲜明的形象性,并通过这种音乐创作手法显露了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超群艺术才能。
《唱歌唱到心相合》是大理学院艺术学院赵全胜教授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白族风格的多声部民族声乐作品,它构思巧妙地将白族民间音乐与艺术表现完美融合,用极具情感性与想象力的写作手法,赋予歌曲予情感和艺术的生命,让听者无限遐想、向往与回味无穷。作品从2008年创作完成起,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二等奖、“云南省第二届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创作、演唱双重金奖等奖项。同时,以它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艺术...
“如果西方人认为他们的音乐是上帝的语言,那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天堂的旋律。”这是作为艺术家的刘晓耕对云南民族音乐丰富旋律构成的肺腑之言。的确,云南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音乐素材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丰富的养料。
基诺族是我国最后确认的少数民族,其民族音乐非常丰富,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传承和发展就增加了难度。本文以基诺族民歌《夜深人静》为例,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基诺族民歌的创新和发展。
“曲式”作为作曲学科主要的方法之一,一直被业内称为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之一,它是高等作曲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李汉杰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曲式原理引论》一书,突破了传统曲式学的形态研究而从曲式的结构、功能、平衡以及人文阐释内涵和分形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原理的探究,打破了传统曲式学在认识曲式“是什么”问题上的藩篱,解决了曲式“是什么”的问题,其视域是过去这一研究领域未曾涉足的领域,从而...
任何文化事象都不可能剥离时代背景而存在,少数民族流行音乐亦如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少数民族流行音乐人面对的压力和责任比汉族流行音乐人要大得多,这就像曾经的华语流行乐坛面对强劲的欧美流行音乐时的感觉一样。云南在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今天,我们的少数民族流行音乐人能否于自己民族的小小一域作出既能有益于自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又能丰富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来呢?本文试图通过对纳西族流行音乐人肖煜光的创作评...
李晴海,白族。1927 年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因远乡安定村。1946年离开墨江中学来昆明求学,1947年入昆明师范艺术科,后因学生进步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9月,参加滇西人民自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滇贵桂黔边区纵队第八支队前称)。1950年10月作为西南各民族庆祝国庆代表团歌唱演员,在北京怀仁堂演唱了彝族民歌《毛主席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民歌第一次在北京亮相。1954年李晴海到西南音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