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职业伦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职业伦理学相关记录61条 . 查询时间(6.368 秒)
伴随着社会转型,媒体在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与之相随的则是媒体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媒体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媒体外部的生态环境如体制的不健全和法治的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媒体自身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的冲突的因素。媒体失范的救治之道除了加快法治进程、消除体制之弊外,尤需重视媒体自身的伦理建设,建立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媒体伦理。
由于这些年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没有随着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而上涨,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对于一些目前还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却不能不去正视。就电梯安全事业而言,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本该可以避免的一些事故却一而再在而三地重复出现,这就不得不使我们研究电梯安全事业发展中更深层次问题。 时有发生的坠落事故 为了说明问题,再度围绕着在中国...
本文以目的与手段的理论,讨论了今年3-4月间发生在传媒界的“茶水发炎”事件。作者认为,在新闻职业规范的判断上,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什么是错的。道德应是一般采访应遵循的底线,法律法规则是特殊情况下必须遵循的底线。
展示恐怖 吸引眼球 近来我国的传媒上隔三差五地以同情、呼吁社会援救的名义,刊登各种畸形病态人员的照片。例如,2006年11月29日《新京报》A14版新闻《女孩面生巨瘤母女沿街乞讨》配发了一张生病女孩的正面照,十分恐怖;A10版还有一张男婴脑后巨大囊肿的照片;2006年6月以后,各家媒体持续数月追踪发布多张78厘米的湖南半截人彭水林图片,其中部分照片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2003年发生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无闻”事件以来,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凸现,关注这个问题成为此后至今传媒业整顿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一些调查材料入手,纵向地做历史考察,同时横向观察传媒业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加以分析何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传媒业职业道德意识的缺失由来已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传媒业作为一种行业,如果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工作规...
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     他律  自律  传媒       < 2008/9/19
2003年发生山西繁峙矿难中记者受贿无闻的事件以后,我国传媒的自律问题被提上日程。然而,一接触这个问题,就发现我国传媒和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地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在认识上,误区太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很大。所以,谈论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问题,需要首先从我国传媒人的自律意识谈起。 一、我国传媒职业自律意识的现状 2002年对上海市新闻工作者的调查与1997年对...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提出“公民意识”问题。决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时隔21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到“公民意识”问题,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现在强调“公民意识”,不再是20年前的普及法律常识意义上的初级“公民意识”,而是...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电视传媒体制与传播的关系,特别是分析在现有传媒体制中是否能够做到传播公正,如果存在缺陷,应该怎样改进,电视产业化是不是一个方向等等的基础上,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进行媒体公正分析。文章认为,合理有序的电视媒体产业化,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传播的公正。文章还对传媒公正的其它几个方面做了初步分析。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共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等8个部分。《纲要》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
本文旨在说明可操作性应是《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价值与生命力。文章以《准则》的第5条“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为例,揭示了《准则》中所包含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的伦理冲突,介绍了国外相关准则对这一伦理冲突的处置及应对方式,提出了增强《准则》内容的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论图书馆伦理的机制化     机制化  伦理  图书馆       < 2008/7/17
中国图书馆法治环境的构建既需要有图书馆法的有力保障,同时又有赖于具体的行业自律规范即职业道德规范提供的支撑。行业立法能够为图书馆事业的宏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构能够为图书馆事业的微观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与世界图书馆事业的接轨、为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图书馆人应有的贡献。 1.图书馆法治环境的构建 1.1 图书馆法制建设的紧迫...
图书馆伦理学概念的提出以及对图书馆伦理学基本架构的探讨,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图书馆伦理学教育水平则构成了衡量图书馆学专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尺。本文依据应用伦理学的学理思路,从确立图书馆伦理学的核心价值,应对图书馆行业领域的伦理冲突,强化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三个层面,对图书馆伦理学的基本架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在对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制订我国图书馆 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指出了需要特别关注的伦理冲突问题。
托马斯教授座谈会综述     托马斯       < 2008/1/2
   2001年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特邀英国剑桥大学商务与行政伦理研究中心的托马斯女士举行了一次关于英国行政伦理研究的讲座。会议由葛晨虹教授主持,李茂森副教授任翻译。来自监察部、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青年政治学院的学者以及本中心的师生20余人参加了这次讲座。托马斯女士介绍了商务与行政伦理研究中心的概况,并就行政伦理、商务伦理等问题和与会者们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
2006年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主管单位)批准中国伦理学会设立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三个分支机构。这三个全国性的专业委员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申请登记分支机构的要求,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