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伦理学原理相关记录149条 . 查询时间(2.945 秒)
一门科学理论在向严密化阶段推进时往往会出现悖论。人们在演绎科学(如数学)、自然科学(如物理学)乃至在哲学和社会科学(如经济学)中都曾发现过悖论。然而,学界新近研究的“道德悖论”和“道义悖论”却引发了我们更多的兴趣。这是两类与当代伦理理论密切关联而在指称概念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显然差异的悖论。本文拟对这两类悖论的研究旨归、理路及其相互关系等做一些梳理与贯通的探讨。
公共利益是国家征收的唯一前提,公共利益概念的显著特点是其边界的不确定。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公共利益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历史地看,公共利益从最初的公共团体的善恶取舍到近现代的规范国家制度和社群等组织的行为目的思想,折射出公益价值的正面价值需求和评判。我们对《物权法》中“公共利益”的判定应遵循基本的伦理标准。在法律无法亦不可能对公共利益明确界定的前提下,对国家征收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价值权衡成为重中之重。权...
在1978年的“赋庐尕讲座”中,澳大利亚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安东尼·梅森爵士指认:“对于某一制度的解释,无论其为一部宪法、成文立法或一项契约,毫不顾及其基本价值,仅只进行纯字面的作业,均是不现实的。”(注:安东尼·F·梅森:“澳大利亚法的未来方向”(1987),见《莫纳诗大学法律评论》(墨尔本)卷13,页158-9。)稍早,在其“蒙泽思讲座”中,安东尼·梅森认为,当法官虑及法的价值时: 他们...
设立于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之下的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为了推广对于各类应用伦理议题的关心与讨论,自十年前开始发行《应用伦理研究通讯》,以议题为导向,一年四期,至今已持续出版了四十期。值此阶段,特将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之前身「应用伦理学研究室」当初成立的经过做一简略回顾。 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在1988 年创立之初,即锁定两大主轴做为发展特色,一是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另一是应用哲学之研究。不过,由于师...
对人权的促进和保护既有国际层次,又有地区层次和国内层次,既有政府组织,又有非政府组织。如何把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相互配合,是当前在国际范围内促进和发展人权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这方面联合国人权委员会1992年通过的《关于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机构的地位的原则》(巴黎原则)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巴黎原则”,国家人权机构大致具有5个具体职责: 1、 调查侵犯人权案件; 2、 用人权标准检验...
西方后现代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由理智主义走向情感主义。这种伦理学审美化倾向带来了一些影响,赵炎秋教授把它归纳为:(1)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努力提升日常生活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3)消解了文学作品中的崇高,使作品呈现出游戏人生的倾向。上述三种观点的问题在于,伦理审美化不只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其涉及面也远远超出了日常生活,它引起个人主义泛滥的同时也能促进开放道德的产生。因此,应该...
本文认为桑德尔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中对罗尔斯正义理论中道德主体的批判具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即批判自由主义制度所赖以为凭的主体基础。通过这种批判,桑德尔为其所提倡的交互性主体以及建构在这种主体基础上的共和制度提供了论证。但是,无论是交互性主体还是共和制度的建构,以哈耶克的视角来看,都是唯理主义建构论的体现。尽管如此,桑德尔的努力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制度的建构或形成应该或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本文简要分析了敦煌古藏文文本《礼仪问答写卷》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以揭示其在伦理学上的价值。
什么是道德          < 2008/1/3
女士们,先生们:我在上一讲向你们许诺,我将向你们比较详细地论述在最后几分钟匆匆忙忙提到的道德和伦理学的概念。如果这样,我们或许能够比较方便地了解我们大家的打算,因为最初我们在这个领域很少能够形成一致的看法,而我们的观察却又应当注意这个领域。你们还会回想起来,道德这个概念还是一个疑难,主要是因为它来自“mores”,也就是说,它公设了在一个国家中公共伦理是与个人的道德、正确的品行及行为方式相一致 的...
葛:性对男性来说,很特殊,是唯一一个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方解决,对方参与,这时性肯定是唯我的,如果是为了满足女方的快感,则是“虐恋”,正常的必然是以自我的快感为中心,此过程中构成了互相压迫,这是性当中很难解决的问题,我关心其中存在的一个难度,即实现快感的难度。 沈:我曾经看到一些理论,说男性在快感实现中,一部分是生理的,更多是在征服女性,既让她得到快感的过程中得到的心理快感。如果是这样,这样...
一种德育研究的新视角          < 2007/12/27
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德育途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多种新的德育模式。2006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富峰博士的《德育思维论》,把道德生活中特殊的思维方式与道德教育的过程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这种研究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德育研究的新视角。  在作者看来,所谓道德思维,就是主体根据道德感知对道德实践活动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推理,形成某种道德观念,并对自我的处境、道德观念和道...
道德 伦理 市场与诗     道德  伦理  逻各斯  语言  生活游戏  市场内在规则       < 2007/12/27
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问题,是目前中国伦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和元伦理学派虽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假定中推导不出“守道德是理性的”,但他们却否定不了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不可言说”的伦理之存在。牟宗三说:“穷知见德”,说明了那不可言说的道德深而可见。道德是既内在于人的“行”(包括“言”)之中、又显现于人的“行”之外的人的此在品格,因而是人“行”中的实存...
“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战略     以人为本       < 2007/12/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人类文化自觉历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汉字“文”是一个由线条相互交叉而组成的,象征万物互相融合,有装饰花纹的内容丰富的字。“化”字则是“人”和“”的会义, “”即回首从人之意,所以“化”字是一个意为引导人重改行善的字。“文化”固定下来后,就具有“物纵横...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     生活方式  消费文化       < 2007/12/27
生活方式这个话题其实是社会学很早就关注的。马克思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强调:人们是什么样的,与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与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与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850年代他又进一步阐述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制约生产的辩证法。这个思路直到今天还是有效的,既人们首先要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但这几年来,我们反倒不太注意马克思的理论在社会学领域里的意义和在整个社会研究领域内的贡献了。  我记...
信用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合作关系是一种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并共享收益的制度安排,它的正常运行要求各个合作伙伴之间在许多问题甚至是细节问题上达成一致,而达成这些一致所需要的谈判成本往往是巨大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为判断原有的合作关系能否存续、如何对原有的合作关系进行调整也将增加信息搜索成本。而且,合作各方作为独立利益主体这一事实决定了在合作关系中利益冲突和决策争端不可避免,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沟通成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