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秦汉考古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秦汉考古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2.749 秒)
2023年6月14日,王子今教授新作《秦人的信仰世界》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魏长宝总编辑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会议,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作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晓、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王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姜守...
2023年5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荣誉课程”系列讲座《郑家湖墓地出土饱水木漆器保护与修复》在复旦大学北苑学生生活园区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举行,由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陈景茵主持该学术活动。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李澜老师,她以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饱水木漆器的保护修复工作为案例,从项目基本概况、文物保存现状的调查与评估、检测分析、保护修复理念及目标、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路...
2023年4月21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403教室,“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讲座·对话中轴线”迎来本学期第二讲,本季系列讲座的主题是“历史的中轴——古代文明与城市考古”。本次讲座的题目是《秦都之“中”——从栎阳到阿房宫》,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瑞研究员。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李梅田教授主持,在讲座开始前李梅田教授对系列讲座的背景和主讲人进行了简要介绍。
2023年4月27日上午,汉魏洛阳城考古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两天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六国时期上下的考古成果,并着重聚焦于瓦件文物的发现与认识展开热烈研讨。
自2008年12月开始抢救性发掘至今,10余年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甬道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非常有力的佐证。
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陵园墓主初步推测为汉桓帝刘志,陵园内的礼制建筑“钟虡”及“石殿”等已被揭露。
“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览”2022年3月25日在日本京都市的京都市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来自陕西省16家和湖南省1家文博单位的共121件(套)文物精品。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应日本中日新闻社的邀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日本中日新闻社东京本社(东京新闻)共同承办。
2021年12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召开专家论证会,确认了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及其陵园就是汉文帝霸陵。同时,也纠正了以往把白鹿原凤凰嘴一带当成霸陵所在地的“传统”说法。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陕西江村大墓重要考古成果。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和最近十几年的考古钻探发掘材料,扼要说明确认汉文帝霸陵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2021年3月28日,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四川大学汉唐考古研习会”(第一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517会议室举行。此次研习会属于“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区域历史与考古文明”系列学术活动,以汉唐陵墓为焦点,旨在对近年西汉及唐代陵墓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学习、研讨。
2021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青年论坛在线上举行。共有8位汇报人进行了汇报,汇报人员准备充分、内容新颖、资料详实。岳占伟汇报了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报告从铸型分范技术、附件与器身的铸接方法、范与芯的组装方式、纹饰的制作方式、铭文的制作方式等方面展开。铸型分范技术中分范形式有两种:垂直分范法和水平分范法,这两种分范方法在殷墟铸铜遗址出土的许多外范上相互使用,且相当普遍。殷墟...
近日,考古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家与人民的高度重视,考古学者深受鼓舞。为全面、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精心组织和策划了青海学术会议和考古工地现场研讨。2020年10月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河湟地区汉唐时期城址与墓葬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局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中国考古学会宋辽...
《封燕然山铭》是一千九百三十年前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一篇纪念车骑将军窦宪统率政府军征伐北匈奴战争大捷的文章,并被镌刻在燕然山区的一处崖壁上。可是,在其后近两千年间,这处摩崖石刻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其地理位置一直不为后人所知。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一位蒙古国中戈壁省的牧民在避雨时偶尔发现,随即报告给地方政府。但在此后二十多年间,蒙古国学者始终未能破解摩崖石刻的文字,甚至日本学者闻讯到该地调查也未...
2019年11月13日,岭南首郡——桂林郡考古成果价值研究和遗产保护研讨会在广西贵港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考古专家共同为贵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建言献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时介绍,以罗泊湾汉墓为代表的大型汉墓和以贵城为代表的重要文物,有可能证明秦代设立的岭南首郡桂林郡郡治就在贵港市城区。
2019年11月13日,岭南首郡——桂林郡考古成果研究和遗址保护研讨会在贵港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学者共同为贵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建言献策。研讨会开幕式上,贵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元介绍,贵港自古以来遍种荷花,又称为“荷城”。贵港作为秦代桂林郡、汉代郁林郡、唐宋元时期的贵州及明清时期的贵县,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古墓葬等文物众多,全市有300多个文物点,其中古遗址有50多处。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