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会议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2.996 秒)
海外农业研究大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面向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和“走出去”企业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信息分享和加强对外合作的平台。为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继续扩大海外中心作为农业领域国家级智库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海外中心拟于2019年10月21-24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海外农业研究大会,发布2019年...
2019年9月21日至22日,我系博士后马玺、张楠、王哲然和蒋澈参加了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翻译史高层论坛——跨学科视野”。马玺和张楠做了大会报告“‘浑仪’和‘浑象’的英文翻译研究”;王哲然做了大会报告“光学还是视学——optics译名刍议”;蒋澈主持了科技翻译史第二会场,并做了报告“林奈的《植物学哲学》文本群及其翻译史”。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专业委员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年8月26日,为迎接建国七十周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史纲”项目组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七十年学术研讨会”。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关晓武、各课题组负责人以及研究所师生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首先由副所长关晓武致辞。他表示,“史纲”项目是很难啃的骨头。在核心材料的搜集和分析评判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他对各位老师承担该任务、为研究所挑重担表示感谢,也对项目负责人的组织、各课题负责...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于2019年6月22日至23日在研究所报告厅举办了2019年度青年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研处组织,来自哥廷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以及本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百位学者参加,22位报告人做学术报告。会议为期两天。22日开场的三个报告以古代金属冶炼为主题展开讨论。中国钱币博物馆的...
2019年5月27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在冶金生态楼青钢报告厅迎来了第200讲,国际科学史学会原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刘钝先生担任本期主讲嘉宾,作了题为“拉斐尔的‘学园’”的主题演讲。校党委副书记、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权良柱教授以及校内外师生共约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主持了本期论坛。
2018年7月21日-22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46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社等140余位科学技术史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研究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共聚一堂,围绕科技史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青年科技史人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活动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力主持。
2018年6月9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协办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走进校园”系列·中山大学专场暨第四十五讲、第四十六讲在中山大学锡昌堂801报告厅成功举行。讲座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伦理学会会长、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科协改革研讨会近日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为庆祝建所60周年、促进国际科技史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于5月30日至6月1日举办了“全球科技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爱沙尼亚等国家和两岸三地的28位专家,围绕中国的科学技术与世界文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路径等问题发表高水平报告,奉献了一场有关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史的国际学术盛宴。来自国内外的1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全球科技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30日在京开幕,来自德国马普学会、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28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围绕中国科学技术与世界文明、科学编史学等问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表示,在过去的60年中,科学技术史学科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变革与进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史学家逐渐开始采用“全球化”的概念与视...
2017年5月22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召开了2017年度年中院务会,重点就新形势下分院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以及重点工作等内容进行研讨。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院长何岩主持会议,分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各部门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2017年1月10日上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青年学术小组以“我与科学史所的明天”为主题,邀请新近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座谈。副研究员史晓雷、任丛丛,助理研究员杜新豪、黄兴、焦郑珊、鲍宁,以及博士后王文超出席本次活动。党委书记袁萍,科研处处长彭冬玲,研究员郭金海和韩毅,副研究员孙承晟以及科研处王莹、曹希敬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青年学术小组副组长张志会、徐丁丁博士共同组织这次活动;座谈会由张志会主...
2016年12月24日-26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三地41所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博物馆界、出版社等单位20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其中有114位教授级参会者。会上,73位专家学者共同回顾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环境下科技史家的历史使命...
2016年7月2日至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夏至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7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2016年5月6日, 2016年中日大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卢中昌在论坛上代表学校就“建设世界最高水准大学的条件和全球化人才的培养”主题,做了“建设世界最高水准大学,把握三个着力点”的报告。本次论坛共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2所中国高校和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12所日本高校的校长共同出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