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人物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2.105 秒)
仉小猛,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稀土元素高效分离、金属表面活化、钝化等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获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1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
王东,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两性金属资源有价元素提取及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已累计发表论文30 余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2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硕士生5人,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冶金创新论坛优秀学术海报二等奖。
马爱元,男,汉族,云南宣威人,2017年5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张利波和彭金辉教授。现任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特种场(微波、超声波)在冶金、化工、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围绕干燥、煅烧、还原、浸出等典型冶金反应单元,进行微波联合超声波冶金新技术研究,推进冶金固废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另外,开展废活性炭再生吸附处理工业废水技术...
范培耕,男,1964年11月生,浙江桐乡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1985年7月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冶金系金属材料专业,同年在重庆钢铁专科学校冶金系任教,1995年7月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张生芹,女,1974年1月生,河北邢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冶金系系主任、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冶金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在重庆工业专科学校冶金系任教,2012年12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08-2015.08年在美国犹他大学访学一年。研究方向为冶金原理与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秦跃林,男,1986年1月生,山西洪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冶金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2013年12月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自2014年4月至今在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任教,2016年评为副教授。
王维,1971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获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6月至今在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赵巍,女,出生于1968.3,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1)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2)冶金工业炉窑的节能技术;(3)冶金过程反应动力学;(4)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5)制冷与空调新技术;(6)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陈书文,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进入鞍山钢铁学院化工学院任教,98年获得鞍山钢铁学院化工硕士学位,2006年在东北大学取得冶金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工作后一直从事无机化学、普通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2004年转入材料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讲材料制备基础、应用电化学、冶金化工原理、钢铁冶金学等课程。2006年,获得副教授职称。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基金项目一项。主...
金允申同志1962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工系工民建专业,同年分配至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工作,曾任土建室专业组组长,室主任工程师,土建室副主任、冶金化工分院副总工程师兼城建部部长,原江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从1996年任院副总工程师至今,1995年被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以来任江西省金洪工程咨询中心(施工图审查)总工程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