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生物医学电子学相关记录209条 . 查询时间(3.055 秒)
范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博士后。2013年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任教,为校“第六层次”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生物医学问题的智能化计算方法研究,即利用医学影像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法技术研究疾病(癌症)的诊疗问题,涉及到肿瘤影像信...
史廷春,男,1966年6月出生。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组织和器官的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影像的提取与反求设计、快速成形等研究。
曾绍群,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PIE FELLOW,曾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工作经历:1996-1997,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讲师;1997-1998,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副教授;1998-2000,华中理工/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Associate Editorial (2013- ), Neurophoton...
杨思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光声分子成像、功能热声医学成像,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显微光声成像技术、光声窥镜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与仪器开发。2016年获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发表要SCI期刊论文60多篇...
陈洪波,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2009年5月毕业于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图像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863科研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等。曾参与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8次,撰写和发表...
刘盛平,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重庆大学博士,日本回国博士后,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移动医学检测技术。
温惠云,女,博士,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陈捷凯,男,研究员,2002-2006 中山大学 生物科学 学士,2006-2011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2011-2013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员,2013至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研究领域: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变复杂的?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生物学的三大关键问题,我们试图通过细胞命运和表观遗传的研究,对第二...
李锦,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他的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超声医学电子。主要科研业绩:1.颠倒睡眠状态调制心电信号非线性混沌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仓鼠复杂心脏动力学的自我调整特性研究,国家教育部,2011。3.心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陕西省科技厅,2010。4.心电信号动力学特性的基本尺度熵分析,中央高校,2009。5.昼夜节律下心率变异性信号...
陈霏,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研究领域:言语识别和助听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熊兴良,出生于1972.12月,四川峨眉山市人,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7月-1998.5月在川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1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动力学院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7月-2007.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教研室从事...
谌晓曦,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学院。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获博士学位。主持两项省自然基金,两项目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一项目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项省测试基金。参与一项国家自然基金。已发表文章10篇,其中三篇SCI收录。目前指导一位硕士研究生。目前能够动用的科研经费17万元。
潘挺睿:电子工程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副教授,创建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期创立了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计划并兼任主任。主要集中于研发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芯片实验室系统、非传统微纳流体、生物微纳制造与加工、多功能纳米界面材料和仿生表面的传感控制。最近五年,作为项目第一/主要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立卫生院NI...
李卓玉,女,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物分子医药领域的研究,已发表在Cancer Research ,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等高端杂志多篇论文。近年来带领自己课题组先后在BBA-Reviews on Cancer、Oncogene、INT J BIOCHEM CELL BIO、Toxicology Letters、BIOCHEM BI...
George Martin,Research Interests: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in polymers Thermosetting polymers and composit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