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相关记录123条 . 查询时间(2.382 秒)
任应秋,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在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中医理论的研 究方面成绩卓著。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为中医学术理论的提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胡思荣 郁证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擅长运用中医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梅尼埃病)、考试紧张综合征、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甲亢、乳腺增生、痛经以及月经不调等疑难杂病。研制的7种用于治疗疑难杂病的专病专药,有效率均在95%以上,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2002年5月被湖北省卫生厅、人事厅第一批授予“湖...
黄帝简历(图)     原始社会末期  内经  本草       < 2008/5/6
传说中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刨造很多,如:养蚕、舟车、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医药之记载。《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通鉴外记》亦说:“(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
谢利恒简历     江苏武进  中医学       < 2008/5/6
谢利恒(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草。又工古文辞,精究经书、历史舆地之学。甲午战争(1894年)后入致用精舍(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尝从苏州名医马培之学医。1901年肄业于东吴大学。1905年任教于两广优等师范学校,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
李中梓     补撰药品化议  李中梓       < 2008/4/25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荩凡居士。出身官宦之家。华亭(今上海市)人。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伯父尚雅字伯安,号鹤汇,负异才,供弟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中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中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侄延,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
全元起     全元起  注黄帝素问       < 2008/4/25
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全氏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
唐宗海     血证论  唐宗海       < 2008/4/24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医疗技术,以行医为业。嗣后,迁居京、沪、粤等地。暮年返回家乡,在彭县故世。唐宗海擅长内科,对各种出血病证研究尤深。在具体措施上,他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法,充实、发展了中医学的气血理论,并为后人治疗出血病证开辟了新的途径。唐宗海试图将中西医学理论互相融会贯通,“...
王玉兴,男,1957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省清苑县。1987年中医基础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博士在读。曾任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为教授。在《内经》等经典著作、医史文献、中医基础概念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或出版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代表作如:《太素》成书年代述评、《太素》流传...
孟静岩,女,1963年3月生,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治则治法的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基础研究。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的各种慢性胃炎,结肠炎,溃疡病。主编和参编了论著8部,其中主编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新世纪全国“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五年制,《中医基础理论》七年制...
方肇勤,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证和辨证论治基础研究。涉及辨证论治理论研究,辨证论治标准化客观化研究,常用实验动物四诊和辨证论治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辨证论治后基因组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有《实验中医学》、《中医学综合实验》、《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和辨证》等专著和教材。
李其忠,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生,上海市人。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已逾三十年。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并被聘为国家教育部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编著《中医基础理论精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纵横解析》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王庆其,男,1944年12月出生,上海市嘉定区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8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心身疾病,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内经教学25年(主编“十五”及“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25部,代表著作有《内经临证发微》、《黄帝内经心悟》、《黄帝内经专题研究》、《...
何裕民,1952年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现为该校资深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等十多本专业杂志副主编或编委。在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医学、亚健康学、心身医学、中西医比较医学、医学方法论、医学哲学等领域有全国性学术影响,临床主攻肿瘤的中医治疗,尤其擅长于胰腺癌、肝癌等的治疗。发表学术论本百余篇,科普文章近30...
边玉麟,女,医学硕士,教授,1945年生,1983年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83年分配到安徽中医学院工作,历任内经及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藏象研究;《内经》临床研究。出版主编或合编医学专著8部,有《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实用伤科辞典》、《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等。发表学术论文22篇,有“论虚邪”、“温胆汤作用机理浅探”、“《伤寒论》恶风恶寒症状辨析”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